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奥赛获奖不再是保送条件,培训热度却“高烧不退”
寒假期间,各类奥赛培训班已基本报满

发布时间:2016-01-05 03:1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奥赛获奖首次被明确移出保送条件,这是继去年取消奥赛加分政策后,在政策层面上对“奥赛热”的进一步降温。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各类奥赛培训仍旧“高烧不退”,从小学到高中,参加奥赛培训的孩子人数并不见少。

在教育部下发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16年省级优秀学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5类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而去年对奥赛保送生资格的表述是“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被遴选为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表明,奥赛获奖不再成为保送条件,只有入选奥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才有保送资格。

事实上,奥赛在高考中的地位正逐年下降。在去年的高考中,奥赛获奖就已不再加分。然而,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培训机构却发现,虽然距离寒假还有近20天,寒假期间的各类奥赛培训班却已基本报满。一位学生家长向记者坦言,一纸文件并不能让孩子从奥赛中解放出来,因为奥赛仍是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敲门砖”,从往年各个高校公布的自主招生简章来看,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中提到竞赛类获奖。

“想考入名牌大学,要么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要么参加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高三学生小李说,从小到大,他在奥数上花了不知多少精力,就是希望通过奥数获奖,增加自己在参加名牌高校自主招生时的筹码。

一位不愿具名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奥赛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培训、教材编写与出版、竞赛等完整的利益链条:培训机构靠办奥赛班收费;研究机构靠炮制奥赛教材赚钱;主办机构靠举办各类比赛挣钱,经济利益驱动进一步吹大了奥赛的“泡沫”。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问我,高中要不要学习竞赛知识。学吧,怕学了之后对高考没用,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学吧,各种招生考试又几乎都要考竞赛知识,到底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因人而异,因目标而异。”一位长期从事奥数教学的老师告诉记者,有部分学生学有余力,这些孩子可以考虑参加竞赛辅导,但切勿带着功利的目的去学习,要为兴趣而学。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学奥赛,还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要想让“奥赛热”真正降温,最好的办法还是改革高考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古瑾)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长韬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