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揭开古代京口闸“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13-04-18 11:3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明清古闸、河道、码头遗址“现身”,见证“江南运河第一闸”历史地位

  京口闸,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镇江城区西侧古运河出江口,为历代漕运咽喉,交通枢纽。

  如果说镇江地处长江和运河的“十”字交汇处,那么,京口闸就是交汇点上的标志性水工设施。

  古代的京口闸是什么样子?昨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为配合中华路旧城改造项目,经国家和省文物局批准,我市考古人员经过一年的勘探,在中华路地块,先后发现了明清石闸、码头、石岸、道路、碑亭等遗迹;宋元时期河岸、道路、建筑基址等遗迹,揭开了古代京口闸的“神秘面纱”。本报记者 干光磊

 ■ 现场探访 >>>>

  中华路东侧,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

  京口闸遗址位于中华路东侧,陆小波故居北侧,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发掘地点原规划在“江河汇”商住小区建设范围内,现已专门将遗址区域辟出来作为保护区,其东侧是挖掘机轰鸣的商住小区建设现场。该区域地势南北两端低,中部高,大致呈台形;文化堆积分北、中、南三个区域。

  据市博物馆考古队京口闸遗址考古负责人霍强介绍,2011年,市政府启动重点工程“中华路旧城改造工程”,工程区域范围内是镇江市重要文物、遗迹埋藏区之一。

  当年8月初,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对该项目面积约9万平方米的范围进行普探,发现有重要遗迹迹象,并通过考古勘探和试掘,发现了古河道和石闸等遗迹。2012年6月10日至今年2月底,考古发掘工作主要是对考古勘探、试掘过程中,所发现的古河道、石闸、道路、建筑、灰坑等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 发现价值 >>>>

  “江南运河第一闸”地位至清代没变

  对于京口闸遗址发现的重要价值,张小军认为,遗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镇江的津渡文化和古代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小军说,江河交汇是镇江的鲜明特色,江河交汇处原本均有闸,而今已难以看到。此次发现的京口闸遗址见证了古代镇江江河交汇的地理特点。

  再有,京口闸是隋唐直至清、民国古代江南运河的主要入江口,也是京口港上重要的水工设施之一。京口闸一般认为始建于唐代。清代康熙年间在新河建小闸,此闸遂俗称大闸。京口闸虽累有兴废,但作为江南运河通江入运第一闸的地位一直至清均没有发生变化。

  还有就是,经考古发现的京口闸东侧闸墙、石岸、码头、龟趺等遗迹,保存较完整,气势宏伟,体现了镇江运河的特点,是我市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 重要发现 >>>>

  明清古闸、河道、码头遗址“现身”

  在发掘考古中,京口闸遗址有哪些重要发现?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张小军一一介绍。

  1明清代石闸遗迹

  清代石闸地处中华路鱼巷口东侧,原打索街西侧,西距中华路约4.6米,东临长江路约180米;平面为八字口,大致呈南北走向,北面通长江,南面通运河;全长54米,宽0.8米。石闸距现地表深约1.8米,总体上由闸口、迎水、雁翅、分水、裹头几部分构成。闸口由闸身、闸槽、底石、绞关石、闸墩组成。

  明代石闸距现地表深约2米。距清代闸口向东3-5米;全长54米,宽0.8米,海拔高度4.6米;石闸由闸口、迎水、雁翅、分水、裹头几部分构成。

  2清代河道遗迹

  南北走向,现已淤塞,1932年改成马路,取名中华路;河道堆积,距现地表0.5米,为现代建筑基址;0.5-1米为民国时的建筑基址;1-3.5米,为晚清时填土,其特点含较多煤渣及晚清陶瓷遗物;3.5-5.5米,为河道淤积土,其特点土色褐黄,有层次感,并含有腐殖物、木桩以及清代陶瓷等生活用具;5.5米以下长江淤积土,其特点含砂量大。

  3明清代石岸遗迹

  清代石岸,分早晚二期。早期,与上、下裹头相接,是在明代石岸的基础上加以修筑沿用。

  晚期,北岸与码头遗迹北墙西端相接,南北走向,方向335°,并继续向北延伸;采用形状各异的石块交错叠砌,自下而上逐渐收分,岸内侧(东侧)填夯土,外侧(西侧)设木桩挡护;南北残长1.8米、宽0.6米、残高0.7米。南岸与下雁翅相接,南北走向,方向176°,并继续向南延伸;分石岸和木桩板墙两种形式:石岸,采用石块交错叠砌,自下而上逐渐收分,岸内侧(东侧)填夯土,外侧(西侧)设木桩挡护;南北长4.4米、宽0.95米;木桩板墙,与石岸相接,即用木桩深入土内,内侧用木板横向竖叠成墙,内侧填夯土,厚约0.22米。

  明代石岸,北岸与上裹头相接,南北走向,方向352°,并继续向北延伸;采用石块交错叠砌,自下而上逐渐收分,岸内侧(东侧)填夯土,外侧(西侧)底部设木桩挡护;南北残长3米、宽0.25米、残高2.8米。南岸与下裹头相接,南北走向,方向108°-148°,并继续向南;采用形状各异的石块交错叠砌,自下而上逐渐收分,岸内侧(东侧)填夯土;南北残长4米、宽0.6米、残高1.3米。

  4清代码头遗迹

  码头呈长方形,东西长11米,南北上口宽2.5米、下口宽3米,高2.5米,有路台、台阶、两侧墙体及基础木桩构成。路台位于台阶顶面,呈长条形,局部被近现代建筑基础打破,残存南北长2.5米、东西宽2米,其表面采用残砖立铺,中间用石块铺一条隔界,把路台分割为南北两边。台阶有17层,倾角16°,每级台阶高约10厘米,采用黄色花岗岩铺砌,条石长50-110厘米、宽30厘米、厚10厘米。两侧墙体分别为:码头南墙是借用上雁翅墙体,北墙采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高约2.5米。基础木桩紧贴于台阶最底层,均为杉木,呈梅花式排列,桩径12-20厘米。

  5明清道路遗迹

  清代道路位于闸身东侧,长与闸身相等,宽约1.5米,厚约0.03米,为土质路,路面含煤渣,断面有明显的百叶层迹象,局部有被清代晚期打破现象。明代道路位于明代闸墩南北两侧,呈南北走向,残长约40米,残宽约4米;分两种形式:一种,道路采用小石块东西向铺设一层,路面整体东高西低,路面中心微隆起,其东侧隆起较高呈馒头形,使两者之间自然形成淌水槽;道路局部有用稍大石块铺设形成隔断,宽约4米;编号为502的探方内西侧还残留一段小石块南北向铺设的便道,宽约0.7米。另一种,为大块石铺设一层,分布于闸墩南北两侧,宽约4米,南侧残长1.9米,北侧长5.3米;石块石灰岩质地,规格大小不一。

  6清代碑亭墙基及龟趺座遗迹

  位于上雁翅之东5米,距清代闸墩14.4米;被清代中早期地层所叠压,打破明代石路遗迹;平面呈方形,边长约3.2米,采用规格大小不一块石立砌,高25厘米、宽37厘米;其东南角留有一块方形磉板,边长50厘米、厚12厘米,面有柱洞,孔径17厘米;在碑亭中央趴卧一尊石质龟趺座,龟首面向西侧,长1.5米、宽0.86米、高0.7米,龟背设有一长方形碑座(石碑未发现),长0.86米、宽0.24米、厚0.15米,中间凿有长方形槽,长30厘米、宽12厘米、深9厘米。

  7出土遗物标本数百件

  京口闸遗址工地出土的遗物标本数百件,跨度从民国至北宋。宋代遗物,主要以福建建阳窑黑釉瓷、江西景德镇青白瓷、吉州窑黑瓷、绿釉瓷为主;器类有碗、盏、碟、炉、粉盒、玩具瓷球、钱币等。元代遗物,主要有江西景德镇青白瓷、枢府卵白瓷、青花瓷、浙江龙泉青瓷以及少量河北磁州窑白底褐彩瓷;器类有碗、瓶、香炉、权等。特别此次在元代地层中出土的青白瓷双耳扁瓶、孔雀蓝釉贴龙纹鼎式炉、青花海水龙纹香炉尚属少见,尤为珍贵。

 ■ 新闻链接 >>>>

  青花海水龙纹香炉

  在此次京口闸遗址发掘中,在元代地层中出土的文物“青花海水龙纹香炉”,十分珍贵。

  香炉盘口外敞,宽沿,直颈,鼓腹,外底微凹,底心中央设一孔;颈部设对称两长方形孔,两“S”形方耳一端插入孔内,耳平面中间镂空,两侧上下各设两孔,下端浮雕桃形纹;腹下设三兽形足,此三足兽眉以下可与炉体分离;满釉,内不及底;内沿刷釉痕迹清晰;外壁分五层纹饰带,第一层,外沿饰缠枝凤凰纹;第二层,外颈饰狮子戏绣球纹;第三、四、五层纹饰带均在外腹,外腹上部饰佛莲瓣填八宝纹;外腹中部饰海水龙纹;外腹下部饰莲瓣填蒂柿纹;白胎。通高65.5厘米、口径34.5厘米、底径18厘米。

  据考古人士推测,应和寺院宗教相关。经对现有元青花资料的梳理与比对,目前此类青花大器型香炉国内尚属少见。

 元青花残片经修复后的香炉

  京口港与京口闸

  京口港是古代长江、运河交汇处的重要港口,在我国大运河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千余年前,在京口港内的河道上就设置有水闸,名为京口闸。它是江南运河对外的水门,可以适时启闭。因为相邻的新河上亦有同名水闸,故称彼为小京口闸,其河道又称为小京口;而此闸则称为大京口闸,其河道亦称之大京口。

  京口港的设闸由来已久。元代《至顺镇江志》载,“京口闸在城西北京口港口,距江口1里许,莫究其所始。唐撤闸置堰,开元中(713-741)徙漕路由此。”又,《新唐书》齐澣传:“澣徙漕路繇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复舟。”从这两段文字中得知,京口闸的设置要早于唐代开元时期,因为开元中已经“撤闸置堰”了。堰与埭虽名异而实同,都是指用土夯筑的挡水堤坝。

  京口港是江南运河主要入江口,其地望在志书中多有记载,如元代《至顺镇江志》称“京口港在城西北江口。”胡健 整理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