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热点专题

江苏代表支招“史上更难就业季”:创新培养模式 转变就业观念

发布时间:2014-03-06 11:1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江苏网3月5日讯(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袁涛 戚阜生 王宛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2013年,高校毕业生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被网友戏称“史上更难就业季”。面对“史上更难就业季”,参加今年两会的多位江苏代表纷纷“支招”解困。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改变

  “就业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认为自己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认为,就业难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在高校层面培养人才需要改革,培养中不能脱离实际,应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江苏大学就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学生就业,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产学研联合培养等。目前,正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袁寿其代表说。

  同时,袁寿其代表认为,大学生就业观也需要转变。“有些人找不到工作。不是真的没有工作做,而是因为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稍微差一点的工作不愿意去做。”

  削减不适应市场的专业

  “每年全国的毕业生数量都非常大,今年又突破了700万,这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性矛盾。”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指出“就业难”的原因。

  从高校层面上来解决这个矛盾,金征宇认为,高校的专业结构一定要适合市场,有些不适合市场需求的,就要及时削减。“比如江南大学原来有60多个本科专业,目前只剩下了50个左右,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我们就削减,甚至把它砍掉。一些品牌专业,就增加招生量。这样对于学校来说,就很好的解决了就业问题。”

  除专业结构调整外,金征宇说,高校还应根据学生毕业后想要选择的去向,调整对他们灌输的知识结构,让他们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有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就业,也有的会选择继续深造。对于想要就业的学生,多数往往是去企业,而企业则希望他们一出校门就具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学校在这一块应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学生的实践环境和实习环节。针对行业需求的知识加强培育,把这个搞好,可能就能够解决一些结构性的矛盾。”

  高校要抓好“第二课堂”

  “高校在抓好学生的第一课堂外,还要抓好第二课堂,包括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等。同时,还需要关注和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指导,还有心理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沈健认为,从高校层面解决就业难题,要在传授文化课程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高校进行大学生素质培养,要让他们形成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顽强的意志。从能力来讲,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当然是首位,但还应有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有些大学生虽然找到工作,但工薪水平很低,就业的质量并不高。“从教育管理部门来讲,对就业质量根据同一行业、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薪酬标准要进行年度通告。这就可以指导高校来科学的设计和调整专业,同时,科学地确定专业的招生计划,深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沈健表示,针对毕业生就业质量,江苏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制度。

  毕业生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大学生为何就业难,在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力群看来,是由于高等教育与社会脱离的太远。他分析,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性质。“现在高校都是公办为主,公办学校没有一种独立的精神。行政化的学校培养的学生肯定也受这种气息的沾染,没有这种危机感,对自己到底能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也没有紧迫意识。”

  白力群代表认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并不仅仅靠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学时期只是学习基本技能,而更多是需要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没有质疑的精神,没有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继续学习的意识,走上社会就那点知识肯定是不够用。”

  作为企业老总,白力群坦言,企业有时在引进人才时宁可找一些大专生,甚至是中专生,也不愿意招揽本科生。“因为他们能力不是很强,但是要求很高,自学的意识不强,那点‘老本’又吃不了多久。”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责任编辑:陈洁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