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热点专题

江苏委员:“接地气”的政风必有人气

发布时间:2014-03-03 11:5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委员张凤阳:“接地气”的政风必有人气

昨天上午,南锣鼓巷南口已经人山人海

江苏委员张凤阳:“接地气”的政风必有人气

庆丰包子铺店里店外都是排队的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哪里的游人最多,恐怕要数南锣鼓巷了。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走访,现在的南锣鼓巷人气爆棚,成为许多游客专门寻访的一个热门景点。而更早前就已经“红透”的庆丰包子铺,不排一两个小时的队,压根儿吃不到嘴……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凤阳评价说:爆棚的人气背后,反映出政风更加接地气。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形式到内容,推动政风的切实转变。

许多游客专程寻访习大大去过的地方

昨天上午,记者前往南锣鼓巷探访。当听说记者要去南锣鼓巷,北京城乡旅游出租公司的司机任师傅立马笑了:“咱们习总书记刚去过,你们也是冲这个去的吧?”一路上,任师傅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从总书记走访过南锣鼓巷后,那里便成为热门景点,这几天几乎天天载客去那儿,“昨天(3月1日)晚上10点多,我还拉了外地的一对小夫妻去南锣鼓巷,都那会儿了,人还挺多的”。

昨天是习总书记走访南锣鼓巷后的第一个周日。上午10点,巷子南口早已人山人海。“请问,习大大去过的雨儿胡同怎么走呀?”“雨儿胡同29号、30号大院在哪儿呀?”不少游客专程来寻访习大大去过的地方,在南口疏导交通的协管员则被当成了“导游”,时不时就有人过来向他打听路线。

“坐黄包车,逛老北京的胡同,走习大大走过的路线……”巷口停着一辆经过精心装扮的“黄包车”,车主穿着唐装戴着瓜皮帽,也是个地道的老北京,名叫安林,今年67岁了,世代住在南锣鼓巷,因此对巷子的历史“门清”。

当记者提到习总书记前几天来走访时,安大爷自豪地说,“我爱人当时和习大大握手了呢,你们可以去网上搜”。

而超高的人气,也让安大爷嗅到了商机,吆喝时特意主打“走习大大走过的路线”,果然很受游客的欢迎。

和总书记握手的居民成胡同“名人”

“我们正好来北京出差,顺便忙里偷闲逛一下南锣鼓巷。”东北姑娘小张和同伴一边排队买小吃一边说,本来计划去逛故宫的,但看到习大大来访南锣鼓巷的新闻后,她们立马决定改行程,看看雨儿胡同,留个纪念。

记者注意到,许多游客到了南锣鼓巷,第一站就直奔雨儿胡同29号、30号大院,大院的门口、雨儿胡同的地标一时之间成为热门拍照地。

记者走进29号、30号才发现,这里是北京典型的大杂院,院里都是一排排小平房,过道十分狭窄,中午时分,不少人家正在淘米做饭,不时传来阵阵菜香味,让人立刻联想起2月25日习总书记来到大院里的情形。何谓“接地气”?看看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百姓生活场景吧。

住在29号大杂院里的杨民如今则成了胡同里的名人,尽管这些天已经跟街坊们重复过无数遍同样的话,可他还是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习总书记来我们大院时,我和爱人正好在家里,总书记还和我们握手了呢。”他还颇为自豪地强调了一句:“你们上网搜‘习大大、杨民’就能看到。”

时间:3月2日下午

地点:庆丰包子铺

想吃庆丰包子

要排队一个多小时

去年12月28日,习近平出现在庆丰包子铺月坛店,自己排队、埋单、端盘子……从那时起,庆丰包子各家连锁店别提多火了。

而月坛的这家店更是成了“景点”,记者下午1点15分来到这里,发现排队长龙从店内一直排到店外。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在北京工作,但以前从没吃过庆丰包子,这次也是慕名而来。

习大大当时吃的二两猪肉大葱包子、一碗炒肝和一盘芥菜,不少顾客点单,干脆就说:“来一套和习大大一样的。”不过,想吃可得花时间排队,“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了,来之前已经有了排长队的心理准备。”正在用餐的外地游客张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她们坐的桌子就是习大大当时吃包子的位置。

对于一刻都不见消减的排队长龙,店里的领班早已司空见惯,她告诉记者,“以前到饭点的时候才这样,现在不管是不是饭点,都有人在排队。”

政协委员:“接地气”必然得到百姓热烈呼应

亲民、接地气、不摆架子……采访中,说起习总书记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几乎所有人的评价都是,“领导们很熟悉基层、了解基层”。的哥张师傅还说,这也是良好的传统,应该继续弘扬下去,“记得有一次,温家宝总理出现在了颐和园,问候晨练的老人还跟他们聊天来着……”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凤阳看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一亲民作风,正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典型体现,很接地气。”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风问题。

张凤阳委员认为,群众路线教育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党和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千头万绪,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跟百姓在一起,但是任何时候,都要把‘深入群众’放在首位。”

张凤阳委员表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率先垂范下,党员干部们如果仅仅在形式上“依葫芦画瓢”,而不注重群众路线的内容和实质,那并不代表对群众路线的真正贯彻。“其实说到底,公权力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真正体会百姓的疾苦,满足民众正当合理的需求,心系群众、深入基层,并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上。”

“值得肯定的是,现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作风确实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张凤阳委员还提出,这种转变无疑是件好事,“因为,群众也一定会给予热烈的呼应和回报。”但是,作风转变要想长久保持,不变成“一阵风”,除了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律,也需要引入外部的、社会化的监督机制。比如说,正在推进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公开,就是一个透明的、约束性的制度。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  责任编辑:万嘉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