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小时后,于蒙蒙细雨中,我终于站在了令多少人魂牵梦绕的西街上,可能因圣诞刚过,元旦未至,所以此时的西街在细雨中显的如此寂寞,忧郁,冷清,甚至能感到一丝疲惫,没有喧闹声,没有闪烁的霓虹灯,没有震耳的音乐,没有想象中一切属于西街的元素,站在路口,望着那青石路面,那间间并排的店铺,那些在功略上看了无数遍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暗吸一口气,我就这样走进了西街,开始了我的西街故事!背着显得愈来愈重的背囊,拿着我那详细记载的阳朔吃、住、行、游和PUB的笔记本,沿着西街、城中路、府前巷、县前街,对着事先做的功课所记录的客栈名字,开始寻找我在这里的临时之家,也许是对丽江留给我的美好印象:古镇,小桥,清澈的流水,逆流而上的罗飞鱼,古色古香的客栈念念不忘,对西街的想象过于美好,而第一日的旅程却是从烟雨朦胧中拉开,心中很奇怪的有一丝隐隐的失望,没有预想中那般兴奋与雀跃,但这仅仅是第一天,又能说明什么呢?
终于在整整一圈的客栈扫荡之后,因中意的没房间,有房间的不中意,(我总是很有本事的把自己随时抛入这类矛盾中,以至于我非常偏激的认为这就是一个矛盾的世界)而再次杵在西街的雨中,望着手中的笔记发愣时,一个年轻的男孩子走过我身边,一看也是游客模样,他轻轻问我“还没住下吗”?我扬起满面雨丝的脸望向他,无奈的说“没有”,他立刻拿出手机对我说他记录了很多住宿方面的资料,并推荐说有一个朋友住在“四海”,就在西街上,说话间我们一抬头,原来就站在“四海”门口,谢过之后,进去看了“四海”的房间,设施有些陈旧,也许因他那一句“还没住下吗”?便决定住下了,其实做决定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登记后,将背囊往房间一扔,便轻松而又无目的的开始游走了,哦,原来这里就是“没有”、这里就是“蓝鸟”、这里就是“石玫瑰”、这里就是“明园咖啡屋”这里就是“红星特快”、这里就是“自游人”……最后找到了闻名的“瘦子米粉”,用一副老主顾的口吻对忙呼着的小老板说“老板,来碗米粉”,老板头也不抬的问“几两的?”这下露了怯,再问“你看我吃几两比较好?”他看我一眼,微笑说“我看二两吧!”于是坐下等,一会儿工夫便好了,用那种在学校食堂吃的黄色的搪瓷碗盛,自己随便调味,一旁的桌上摆了一溜儿的什么凉拌海带、酸豆角、酸萝卜、萝卜干、辣椒油,就看一眼这些,便已有了再开一碗的食欲,腮帮子也开始发酸生津了,咽了一口口水,恩!这想不好吃都难啊!放好了这些个调料,已是满满一碗了,好,开吃!哇——辣椒的辛辣、酸萝卜的开胃、萝卜干的脆崩、油炸黄豆的香脆、老卤汁的醇香、骨头汤的鲜美,这一层层的滋味象波纹一样在口中荡漾开来,想着早上五点艰难的起床,到现在下午两点才吃上的第一顿,又是如此美味,夫复何求呢?(怎么就这点出息呢)看看隔壁家的客人好象也挺多,决定下次换他们家吃吃看。刚说好吃的不行,这马上又变心了,呵呵!看我七十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