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乐活·养生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社会
 
标题导航
我们的
波士顿蜜月之旅
热水泡脚也有章可循
时间水温是关键
萝卜味,萝卜情
帅气的军装风
捕捉孩子的兴趣
不要让孩子
变成“沉默婴儿”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让孩子
变成“沉默婴儿”

  □ 袁修美

  

  梁先生和妻子都在研究所工作,所里科研工作繁重,二人的事业心又重,所以就推迟了好几年才要孩子。孩子生下后,梁妻就毅然断了奶,用奶粉喂养孩子,不久,她便恢复了工作,孩子则是托有点耳聋的外祖母照看。几个月过去,梁夫妻感到他们的决定很不错,母亲将孩子带得很好,孩子很少哭闹,别人也都夸这个孩子乖。但渐渐地,梁先生觉得孩子似乎“乖”得有点异常,一天到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和妻子商量后,就将孩子带到医院检查,但并未发现器质性疾病。这样的情况算不算病呢?研究人员将这样的婴儿称为“沉默婴儿”。近年来,这种“沉默婴儿”有增多趋势。

  “沉默婴儿”不善于用表情和啼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饥饿和其他不适,即使饥饿、身体有病,大人也不易察觉,直接影响营养摄入和疾病的早期诊断,往往会导致体格发育迟缓,智力发育低下。

  造成“沉默婴儿”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育儿环境不良,尤其是母婴间缺乏感情交流。科学研究证实,母亲和婴儿间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感觉相互影响,尤其是触觉,对婴儿早期生理发育方面起着促进作用。触觉能刺激早产儿分泌某些足月儿才能产生的激素,促进早产儿吸收营养成分,弥补他们尚不健全的吸收功能。长期观察发现,婴儿意图约80%是靠身体动作表达出来的。母亲接触婴儿时间的长短,与日后的智力发育有着密切关系。

  有的人认为,婴儿不会看,听不懂,无法进行感情交流。其实,婴儿刚出生一个月便会对母亲笑,已具有“对话”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用幼猴进行试验,证明了这一观点。哈洛把出生不久的幼猴放在有两个假母猴的环境里。这两个猴妈妈,一个是用钢丝做的,手里拿着奶瓶,起名为“钢丝妈妈”,另一个是用毛皮和棉花做的,可以给幼猴以温暖,哈洛给它起名为“绒布妈妈”。幼猴总喜欢依偎在柔软、温暖的“绒布妈妈”的怀里,只有肚子饿的时候才去找冰冷的“钢丝妈妈”。幼猴长大以后,回到猴群中间,性格孤僻、呆板,显得极为冷漠,适应能力极差。等到它怀孕生产后,一点也不会照顾自己的后代。有人对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经过观察和对比研究,发现孤儿院出来的孩子也比较孤僻、冷漠、不合群。

  这两项研究充分说明婴幼儿和母亲的关系是感情发展的源泉,人的行为、语言和感情只有在交往中才能逐渐培养起来。不善于交往的“沉默婴儿”长大后往往会表现出离群、孤僻、不习惯交流的弱点,容易得“儿童孤独症”,影响一生。

  还有一些年轻母亲因为工作、社交、家务等种种原因,无暇与孩子亲呢、玩乐。研究人员的告诫值得她们重视:只有加强母婴感情交流,才能避免“沉默婴儿”的发生。产后尽早(产后1小时后)让孩子吸吮自己的乳头,这对双方都有好处。近20年来,中外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出生后第一个小时是敏感期,是确立母子感情联系的最佳时期,应使新生儿及早获得“物质和精神食粮”。母亲喂奶,抚摸或抱孩子,逗孩子说笑,甚至换尿布时接触孩子臀部皮肤等,均是增强母子感情,帮助孩子逐渐学会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智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后代的健康,所有做妈妈的都要尽量与自己的孩子多接触,给他们以宝贵的感情“营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