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A13 京晚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 生活家

第003版
A1 要闻
 
标题导航
让公平正义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民生工程接地气才能真惠民
“不雅视频”不能成为无底线的低俗营销
今日头一评
“以身试饭”不如加强科学手段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7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工程接地气才能真惠民

  记者近日在安徽部分地区调研了解到,部分在建或已建民生工程存在建而无用、建后闲置现象,甚至成为少数主管部门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一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建轻管,后续运转养护资金缺乏,导致已建工程加剧折旧,损坏严重。(7月15日《半月谈》)

  

  按照安徽省民生办的要求,民生工程项目要按照“听取社会建议、财政牵头论证、党委政府决策”方式最终确定。其实,民生工程不仅在立项环节需要“以需定产”,在此后的建设及维护管理当中,都应该充分尊重、广泛听取“民意”。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大把的钱投进去了,有的先天不足建成就被迫闲置,有的后续维护管理不力无法正常使用,甚至还有的迫于上级进度要求搞“一刀切”伤害群众利益。乱象之下,暴露的恰是“民生工程”在实践层面诸多的“不接地气”。

  其一,项目上马的前期调研工作走过场,导致“头痛医脚”。一地和一地的情况有所不同,“惠民生”的具体方式也就需要区别对待,譬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推行的“5年沼气工程”,忽略了当地“劳动力大量外流”、“烧柴生火习惯”以及“动物粪便原料不足”的现实问题,建好之后即成为废品,只能劳民伤财。

  其二,挥之不去的官本思想作祟。基于建立政绩的需要,一些部门和官员一味唯官唯上,只顾上级命令,不顾百姓切身之需,像完成任务一样推进民生工程。一个极端案例是,有地方在“农村饮用水工程”中为赶进度,机械教条执行上级行政命令,不惜毁坏青苗,人为造成损失和浪费。

  其三,考核机制不成熟、不完善。基层执行部门只顾埋头完成任务,“重管轻建”或“只建不管”,习惯性“报喜不报忧”,而其上级部门若高高在上,仅以完成投资额度来考核,不管实际效用,不关注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民生工程自然起不到真正“惠民”的作用,广大百姓看在眼里,只能干着急。终于等到“钦差大臣”下来进行检查验收,却发现“生米已然做成熟饭”。而即便在这种情形之下仍对当事者、主导者不追究,不问责,则无疑是对乱象的纵容。

  “民生工程”外在形式当然是一个“工程”,离不开投资、施工和建设,然而,其内核和出发点却应该在“民”,即一颗“全心为民服务”之心,离开这个根本,必生隐患、必出问题。而现实之中,很多部门和官员,名义上为群众办事,事实上却一心瞅着头顶的乌纱,唯领导马首是瞻,不能经常性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这种“不接地气”的作派危害甚大。陈科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