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航拍日照海域赤潮:离岸最近处仅19公里

发布时间:2012-05-08 09:59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视点·图片版)(2)海上追踪日照赤潮

    赤潮密集区域夜光藻分布较为密集,呈砖红色(5月7日摄)。

    近日,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并逐步向西北方向飘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连日来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利用卫星、海监飞机进行赤潮面积确认,开展漂移预测,并对责任海域赤潮进行船舶跟踪监视监测。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5月6日综合卫星、飞机和船舶赤潮监视监测结果,山东日照附近海域赤潮总分布面积为42.7平方公里,距离日照近岸最近19公里左右。共发现5块赤潮,呈红色,条带状分布。经采样分析鉴定为夜光藻赤潮,平均密度约32000个/L。赤潮海域夹杂部分白色条带,属赤潮消退残留。目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通报相关部门,做好责任海域赤潮的跟踪监视监测,及时通知养殖户做好赤潮防范工作。 5月7日,记者随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乘船在山东日照海域搜寻采访,拍摄了海上追踪日照赤潮的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网山东日照5月7日电(记者张旭东)记者7日乘船随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赴山东日照海域观察赤潮情况,记者看到相关海域赤潮已经大面积减少,仅有零星条带状赤潮可见。

记者7日9时30分在山东日照港乘“中国海监27”船随监测人员赴赤潮海域。大约12时30分时,记者在海面上看到小片的粉红色、沙状漂浮藻类。13时左右,船只抵达卫星监测的赤潮密集区域,记者看到这里仅有一条带状的赤潮,呈砖红色。

(新华视点·图片版)(1)海上追踪日照赤潮 

    海面上呈现粉红色、流沙状的漂浮藻类(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监测人员在途中采取了样本,其中在最密集区采集的样品水质粘稠。记者用手沾了些藻类,发现它们呈微小晶体状,搅动样品缸,液体表面泛蓝色。监测人员告诉记者,在机械力作用下,夜光藻会发光。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生物室教授李钦亮说,夜光藻赤潮是一种单细胞原生、漂浮生物,无毒。“即使在海里游泳身体沾上夜光藻,冲洗干净即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据了解,赤潮形成原因有两类:一是海水富营养化引起,主要是陆地过度排放氮、磷和污水等;二是人类过度捕捞,原来以单细胞藻类为生的动物明显减少,海洋生物链被破坏,这种单细胞藻类就大规模爆发。

(新华视点·图片版)(3)海上追踪日照赤潮

    近距离拍摄的夜光藻生物活体状态。夜光藻是一种单细胞原生、漂浮生物,无毒,即使在海里游泳身体沾上赤潮藻类,冲洗干净即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6日综合卫星、飞机和船舶赤潮监视监测结果,山东日照附近海域赤潮总分布面积从4日的780平方公里缩小至42.7平方公里,距离日照近岸最近19公里左右。共发现5块赤潮,呈红色,条带状分布。经采样分析鉴定为夜光藻赤潮,平均密度约32000个/升。赤潮海域夹杂部分白色条带,属赤潮消退残留。赤潮分布面积较5日明显减少。

  据了解,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通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请其做好责任海域赤潮的跟踪监视监测,及时通知养殖户做好赤潮防范工作。北海分局将继续利用卫星、海监飞机做好赤潮面积确认,开展漂移预测,并对责任海域赤潮进行船舶跟踪监视监测。

(新华视点·图片版)(4)海上追踪日照赤潮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连日来所监测的赤潮分布区域海图(5月7日摄)。近日,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并逐步向西北方向飘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连日来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利用卫星、海监飞机进行赤潮面积确认,开展漂移预测,并对责任海域赤潮进行船舶跟踪监视监测。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5月6日综合卫星、飞机和船舶赤潮监视监测结果,山东日照附近海域赤潮总分布面积为42.7平方公里,距离日照近岸最近19公里左右。共发现5块赤潮,呈红色,条带状分布。经采样分析鉴定为夜光藻赤潮,平均密度约32000个/L。赤潮海域夹杂部分白色条带,属赤潮消退残留。目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通报相关部门,做好责任海域赤潮的跟踪监视监测,及时通知养殖户做好赤潮防范工作。 5月7日,记者随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乘船在山东日照海域搜寻采访,拍摄了海上追踪日照赤潮的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生态)(5)海上追踪日照赤潮

    在光学显微镜下,活体夜光藻为球形,有一根鞭毛在尾部活动(5月7日摄)。近日,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并逐步向西北方向飘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连日来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利用卫星、海监飞机进行赤潮面积确认,开展漂移预测,并对责任海域赤潮进行船舶跟踪监视监测。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5月6日综合卫星、飞机和船舶赤潮监视监测结果,山东日照附近海域赤潮总分布面积为42.7平方公里,距离日照近岸最近19公里左右。共发现5块赤潮,呈红色,条带状分布。经采样分析鉴定为夜光藻赤潮,平均密度约32000个/L。赤潮海域夹杂部分白色条带,属赤潮消退残留。目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通报相关部门,做好责任海域赤潮的跟踪监视监测,及时通知养殖户做好赤潮防范工作。 5月7日,记者随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乘船在山东日照海域搜寻采访,拍摄了海上追踪日照赤潮的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