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车市  >   头条文字

电动汽车项目重复上马现过剩风险

发布时间:2010-03-25  来源: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导读]随着“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被写进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全国遍地开花。

各路资本大举介入,大量“山寨”电动汽车上马,令人担忧。

“低端制造产能不断重复建设,核心研发制造技术匮乏,仿制、复制不断涌现,如果不加以控制,接下来的电动汽车仍摆脱不了技术落后、受制于人的局面。”汽车分析师表示。

作为汽车业“弯道超车”的捷径,电动汽车2010年的走势牵动人心。随着“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被写进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国内电动车厂商纷纷开始制定电动车的技术路线和基本设计框架,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全国遍地开花。

不过在整个行业受到追捧的背后,存在着盲目上马、产能过剩隐现的问题。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专家学者与相关官员均表示,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有望在今年密集出台,一旦扶持政策出台将促成电动车企业的“大跃进”发展,将对产业化产生连锁影响。局部地区重复建设等,将致使产业刚刚起步就出现发展失衡的问题。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年初发布汽车电池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未来汽车电池厂商将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低端制造产能不断重复建设,核心研发制造技术匮乏,仿制、复制不断涌现,如果现在不加以控制,那接下来的电动汽车仍摆脱不了技术落后、受制于人的局面。”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说。

多种开发方式并行导致乱象

电动汽车热始于2008年,科技部计划在2008-2010年连续三年的时间里,选择包括北京在内的10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实行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示范运行。同时在这一年,纯电动汽车正式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并被规划了推广应用的范围和条件,政府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心向电动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倾斜。

重心的转变让嗅觉灵敏的汽车企业先行一步,于近两年加大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并有部分车型已量产待售。

无论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均纷纷发力电动汽车。从工信部近期发布的新车目录中可以看出,包括一汽、东风集团、奇瑞吉利乃至海马汽车众泰汽车在内,国内销量排名前30位的大部分汽车公司均已有电动车发展计划。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1年我国将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这极大地推动了研发生产电动汽车的热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今年“两会”上表示,中央财政计划对个人购买纯电动轿车给予补贴,同时部分地方政府也会给予补贴。

不过,在异常热闹中,各家企业推行的电池、电机以及充电设备的技术标准与规格并不一致,行业内多种开发方式并行。

比亚迪拥有“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技术优势,把研发重点放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奇瑞目前已建立起健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技术体系;一汽、上汽、长安等国内10家整车企业2009年8月联合成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推动插电式纯电动车的商业标准和模式。而浙江康迪则与中海油、中国普天、浙江天能电池等能源巨头达成协议,成立“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联盟”,力图扩大“换电池”模式的影响力。

“各家电动车的电池与充电模式都不相同,除了技术的突破及与之相关的成本问题尚未解决之外,国家标准问题尚未明确,这都将影响电动汽车的市场拓展。”福田汽车发言人赵景光坦承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电动汽车采用的都是各企业制定的标准。一旦国家标准出台,部分企业必须要对其相关生产进行更改,这对企业来说,必将造成巨大的成本浪费。

超常规发展引发担忧

随着电动车投资热情的高涨,一些没有整车企业的城市也想方设法建新能源汽车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上马电动车项目的企业多达100多家,全国2000多家企业要生产电动汽车电池。除了汽车生产企业外,一些未获得轿车生产资质的农机公司、家电巨头、电池开发商都在加紧研发,纷纷上马电动汽车项目。

实际上,为避免低层次的竞争,减少重复建设问题,工信部制定了非常高的新能源企业进入门槛。不过,行业外企业都能在地方政府的默许下,轻松地跨越门槛,获得了整车生产的机会。

天津以天津清源为主,正在建号称规模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年产2万辆。湖南株洲以南车集团为主力,也在建年产1000辆整车以上的电动车基地。另外,在部分地区,作坊式生产大规模呈现,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汽车盲目投资建设带来的问题是,在没有足够技术与市场的前提下,为争夺政府资金和赢得一些虚名,鱼龙混杂的电动车企业也开始出现了,不少企业实际上根本就不具备研发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术,而是外购关键零部件进行组装。”贾新光说,目前国内电动汽车投资过热已出现了不良结果。

伴随着电动汽车的超常规发展,各界的担忧和反对声从未中断过。

“如此之快的、超越常规的,甚至扰乱市场和标准的建设肯定会带来大量问题。盲目扩大的生产规模更像一种市场投机行为。分散有限的市场资源和资金资源的同时,也减弱了相应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市场人士表示担忧。

业内人士认为,电动汽车建设存在投资浪费问题,不少企业只是简单的散件组装,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标识,没有技术、资本、人力的投入,缺乏“造血”功能。“当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正步入快车道,各种资源纷纷向这一领域倾斜,为新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但须保持冷静,避免‘虚热’苗头进一步扩散,对整个产业甚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该人士说。

(作者:  责任编辑:国方
 

金山论坛】 【返回】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