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最终要让秸秆有去处

发布时间:2014-11-22 08:3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每到粮食收割季节,乡村中秸秆禁烧的标语随处可见,而乡镇干部更是严防死守,“如临大敌”。要说秸秆焚烧会污染环境,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农民为什么还会选择烧呢?

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秸秆没去处。秸秆过去收回家,农民是为了烧大灶,可如今农民也用上了天然气,传统的去路自然也就丧失了。此前,专家也在呼吁秸秆还田,然而,现实情况是:没有经过腐熟的秸秆非但不能直接为下一茬种植增添肥力,甚至还会影响接下来的种植。而用秸秆去造纸或是用作沼气原料是个好去处,但一个重要过程就是秸秆要回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用传统方式回收后产生的价值,还没有投入的劳动力成本高。所以如何让农民在低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秸秆的再利用,才是实现秸秆禁烧的根本之道。

这次,丹阳种粮大户组建秸秆打捆队,免费机械打捆,可以说是切中了秸秆问题的核心。用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实现秸秆的再利用,再加工成秸秆颗粒,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这是一种用市场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民、种粮大户和社会都能从中受益,可谓实现了“三赢”。禁烧不是一禁了之,而是要让秸秆有去处,这也许比行政强制手段、或是依靠农民自觉性,或是依靠奖惩办法等,可能来得更有效,也更长远。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王 可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