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瓜洲伊娄河棹歌》谈片

发布时间:2014-07-24 08:5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清代诗人于树滋,字德甫,号遁叟,别号东轩老人, 生于邗江瓜洲书香之家,少时攻读儒学,清光绪元年(1875年)寄籍仪征应试,中秀才。后弃学经商长期定居在镇江,他潜心创作《瓜洲伊娄河棹歌》诗集共120首,这是他继新编《瓜洲续志》之后,用七言诗形式(每首诗后均有详细的注释)编写的又一部瓜洲文献。他在《序》中说: “余素不工诗,间有所作,只抒写性情,惟自怡悦,凡征诗索和,每谢绝。非敝帚自珍,实琢句修词,非性所近也。己巳夏秋酷热,病困斗室,痛苦尤甚。长昼无事,摘取瓜洲事实,作伊娄河棹歌,先后得百二十首。”还编著有《遁叟古稀寿辰唱和集》《遁叟壁水重游唱和集》《呻吟集》诗集。

  

  齐公凿新河

  

诗集首篇写的就是那条令诗人魂牵梦萦日夜流淌的伊娄河:“新河开浚号伊娄, 刺史高名百世留。从此江行无险恶,任教南北渡中流。”自注:“《舆地纪胜》: 伊娄河即扬子镇以南至江之运河。至唐,江滨积沙二十五里,渡江须绕瓜洲沙尾纡行六十里。开元二十二年润州刺史齐澣开凿此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无风水之灾。”

伊娄河即今瓜洲运河,为扬州古运河之南段(扬子桥至瓜洲镇段)。这条河自凿成至今,在交通、水利等方面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古往今来均为世人所瞩目。据史书记载: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润州刺史齐澣将江南漕路移到京口塘(即京口埭,在今镇江城西北江边)下,直渡对岸20里的瓜洲。而又在瓜洲至今三汊河之间开凿新河,即伊娄河,从此长江上游的漕船从仪征运河入扬州,而不入瓜洲,江南如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嘉兴、湖州等地的漕船则从瓜洲入扬州,然后再从扬州由邗沟、淮河、汴河运往洛阳、长安。这样既避免了船只货物漂损,又省去了水陆转运环节,每年节约运费数十万。至此有了一条直达长江的新运口。过去江南运船至扬州斗门须逗留很长时间,伊娄河开凿后,就无须在此耽搁了。李白诗《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称赞说:“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因此齐澣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伊娄河开通造就了西津渡的繁华

  

全国从唐代至明清每年从东南漕运到京师的粮食都有数百万石,且漕运规模的不断扩大,漕运对维系封建王朝统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伊娄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江南漕船过江的距离,江南运河变得兴旺发达起来。对促进西津渡进入繁盛兴盛时期起了重要的作用。使西津渡成为镇江历史上最繁忙的渡口,尤其是对漕运的贡献是其他津渡无法相比的,江南漕粮的北运从这儿北上,运往江浙一带的漕粮又从这儿向江南运河转运,是名副其实的江河交汇点, 大批漕船蜂拥而至,热闹非凡,帆樯如织,商旅如云,每年过往船只达百万之多,所经过的各地商旅更是不计其数,就连元朝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扬州到镇江也从西津渡上的岸。以渡而兴,成就了西津渡古街。

于树滋在诗中这样写道:“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自注:“南漕北运,船泊镇江,漕督得报,移节瓜洲,风顺波平,挂帆上驶, 漕督率属登城南大观楼,鸣炮升旗,按帮进口,即驰驿奏报。”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了镇江西津渡至瓜洲渡间人来舟往异常繁忙的漕运盛景。

  

  于树滋笔下的瓜镇义渡局

  

于树滋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瓜皮小艇渡江时,浪涌风狂生命危。自有巨舟渡南北,行人化险尽为夷。”诗后自注:“镇江自开埠设关后,商市遂兴,米市仍在七濠,南北行旅每坐小划往来,操舟者多无业游民、退伍兵勇,夜午渡江,商民携有赀财,每多杀越情事。同治十年,浙商魏昌寿、魏铭、严宗廷、经完善、沈瘦珊呈请设立瓜镇南北义渡,建局屋,筑码头,总局设镇江,分局设瓜洲六七濠。嗣因常年经费无出,改由五业提厘捐助,归业董纪德新、史荞田、严宗廷、柴守年、卓维芳、郭汝霖、王浩生、于学源、陈启昭、张太生、张绍彭、汪时泰、吴銮、蒋学易轮值,公举先世父百川公总理局事,广筹经费,建造市房,报买洲滩,局用始得裕如。又由绅商禀请,添设大港、三江营、天福洲三处义渡。事烦责重公请杨熙协助。光绪庚寅,杨董物故,世父继逝,五业公举余经理。以才不胜任,乃举现存业董关溶、袁仁茂……轮值经理。余承乏三年,力辞局务,仍归五业主办,特备述之。”

讲述的是从宋代延伸至民国在西津渡的慈善公益机构救生会有关“瓜镇义渡局”的情况。西津渡距江北瓜洲最近,乘船过江的客商络绎不绝,但由于江阔而险,每遇灾害性天气,江上风高浪急,小船划子经不起狂风巨浪的折腾,顷刻间船覆人亡,落江遇难人的呼救之声惊天动地,惨不忍睹。更可恨的是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大批裁减的湘、淮军的散兵游勇及无业人员流窜镇江充当“船民”, 却趁机在江上杀人越货,谋财害命无恶不作。来往客商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民怨极大,官府亦束手无策,于是公益性的救生组织应运而生。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京口蒋元鼐、朱元逊等十五人集体协商,成立了民间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除救生会在西津渡打出了慈善的大旗之外,另一个公益慈善组织也在西津渡诞生了,它就是清同治十年(1871年)设立的“瓜镇义渡局”。总局设在西津七濠口之间往返对渡,不取渡客分文。1872年在小码头东侧建造待渡亭,并在江岸植柳。“瓜镇义渡局”先后由于学源(字百川,于树滋的世父,清代慈善家)、于树深(字小川,曾任镇江商会会长、江苏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等职,热心于公益事业)父子经管,于树滋协助他们经管并在其中任职。

义渡专渡瓜洲来往镇江的客商,全是免费,从这年起至1950年的近八十年间,从镇江西津渡小码头到对岸瓜洲、七濠口,每天都有一艘大船定时来往,两岸穷苦百姓受惠不浅。义渡局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一是渡运有明确的时间规定,黎明开渡,上灯止渡,一年中只有农历腊月二十一至除夕准许夜间开航。平时如有特殊情况,经报急,分局值班人员查实同意后,也可以夜里开渡专送。二是渡船规定载客人数,保证航行安全。每船一般以20人为限,最多不得超过30人。遇到风浪大作时,兼作救生。义渡局的所有经费除镇江钱庄、杂货、丝绸、西药、洋行五业捐助外,不足部分由瓜洲盐商和粮商补贴。据1936年统计每年渡客达50万人次,近八十年间的义渡人次逾数千万。1923年由镇江士绅义利兼顾发起募集巨额资金,购置铁壳轮一艘,可载四百多人,行驶在镇江至泗源沟之间,称“普济轮渡”。

于树滋诗怀古思今,抒情言志,咏写了旖旎的风光、勤劳的人民、丰饶的物产……为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真实鲜明的写照。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于锡强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