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高桥寺观小考

发布时间:2014-07-11 07:1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桥面积不大,弹丸之地,但解放前曾有大小寺观十座。小时候,有些寺观我也曾去过,如今还有依稀印象。为让后人对高桥寺观有所了解,我先后走访了几位高龄老人,他们帮助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情况。

一、龙王庙。原址位于大有圩南面的新甲圩。建于清代中期,共两进两厢,供有龙王菩萨等佛像。庙门南有个大池塘,每年夏季荷花盛开,香气袭人。传说当年池中有一硕大白荷花,香客投入的供品和黑鱼等常被大荷花吃掉。县令听说此事,前来视察,断定池内必有大蟒。这一日,县令着一帮人,对外说知府大人的夫人要来进香,暂禁百姓烧香。准备了鸡蛋、活鱼,也有用生石灰做的石灰蛋,外面涂上砒霜,全部投向白荷花。适逢雷雨大作,大蟒吃了石灰蛋,十分难受,剧烈扭动,使龙王庙坍掉一大角。重建的龙王庙离原址一里多路。

龙王庙最后一任任持法号松鹤。解放后菩萨被毁,庙宇改作小学教室,后小学撤并,龙王庙的房屋也全部拆除。

二、奶奶庙。这是一座尼姑庵,位于西江边唐小圩现三支河南永安圩东首,长安圩西边。据传说当地百姓为求风调雨顺,保一方平安,于清末捐资而建。庙占地约600平方米,房屋20余间。前后共三进,前进供观音菩萨,中进供关公菩萨等各类共10余尊,后进为住持、尼姑居所和香客休息之处。庙前有院墙,院内铺有八卦图案地砖。西边有一株造型奇特的马铁榆,庞大的树荫下可供香客们夏日纳凉休息。

解放前庙内有僧尼4人,住持宝林,另有僧尼果开、果如,还有一位不知名,据说从苏北逃荒而来,在奶奶庙削发为尼。曾关过抓来的壮丁。解放后改为粮库,“文革”时残破被拆除。宝林住持病故,其余皆还俗。

三、华藏寺。位于祝家圩、老圩、常熟圩三个圩交界处。占地面积不大,房屋也不多。解放前损毁严重,整座庙宇只剩下两间多,曾办过初中补习班。该寺最后一位住持法号慧静。

遇有干旱年份,高桥人为求降雨,请出龙王菩萨走一圈,叫出会,既庄严又热烈。1965年,因为水利建设,华藏寺被拆除。

四、古东安寺。位于王拐子桥(现名王家桥),靠近陈家河岸。共有两进两厢,还有侧厢屋6间。庙内供有关公、金姑娘娘、送子观音等菩萨,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佛像。一进大门有香炉、焚化池。侧屋办过学堂。厢房为住持、和尚居室。解放后改为王家桥小学。

五、东安寺。可能是古东安寺分庙,位于亨字圩东首,房屋不多,和尚也不多。当家和尚姓蔡,法号德成。遇有人家请东安寺和尚做佛事,人员不够,常去请古东安寺和尚来。解放后改为亨字圩小学,和尚还俗回乡。

六、朝阳寺。位于柳洲村五圩、九圩交界处。房屋结构类似古东安寺。庙内供有佛像多尊。解放后改为柳洲小学。最后一位住持法号慧东,后还俗。

七、长生庵。也是尼姑庵,又名红庙,位于柳洲村小庄西首。一进两厢,东西各有侧厢屋几间,大殿里有菩萨龛,安放多尊菩萨。东侧屋为尼姑居住之处,西侧屋为学堂,叫长生小学。最后当家师太法号甲玉,下有如海、福庆两尼,再下有仁山、仁海两徒弟,一边读书,一边念经。解放后,长生庵改为村农会,再后来做产妇院,后又改作柳洲乡乡政府,最后拆建为柳洲农业中学。

八、准提庵。尼姑庵,在王家庄西首,与长生庵相距约300米。房屋结构与长生庵大同小异。最后一位当家师太法号能晶,人称二师父,之前是大师父龙云当家。解放后准提庵曾办过粮食加工厂,后被拆除,现已无痕迹。

九、关帝庙。在镇扬村,庙中安放关公菩萨、四大金刚等。到解放初期时共有和尚4人,最后一位住持法号能华。解放后改为关帝小学,后小学合并,庙被拆除。

十、文昌阁。文昌阁在高桥圩东南,乃全乡唯一的道观,其规模也为全乡庙观之首。拥有楼房一座和其他建筑,内有三茅真君像。殿楹深敞,香火旺盛,住有道士多人。当时很多出痧麻痘疹者,都来焚香求神消灾,许愿还愿。每年农历三月十八,乡民抬着三茅菩萨出会,盛况空前,气氛热烈。

文昌阁曾设立乡董会,也办过学堂。抗战时鬼子在文昌阁建岗楼,拉铁丝网,驻扎军队,还建有哨所,作恶多端,百姓恨之入骨。我地下党和新四军利用日军换防之际,发动群众连夜将文昌阁拆除。解放后文昌阁曾被火烧过一次,建筑残败不堪,曾办过队办工厂。文昌阁所在的村起名叫文昌村,现已合并。

时隔六十余年,有些情况免不了有出入。当年许多老人相继去世,还健在的老人年事已高,一时也说不详尽,只能算是大概情况。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王洪富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