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丹阳古村汤甲略谈

发布时间:2014-06-28 07:3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丹阳云阳街道汤甲村是丹阳南门外的一个大村,历史悠久,文化遗迹多,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略谈一二,抛砖引玉。

明宗帝诰命石碑

明万历二十九年,汤氏后人汤日昭官至浙江布政司使右布政使兼按察司佥事。万历三十年八月初六日,明宗帝恩赐诰命,表彰汤日昭的祖父汤佐和祖母周氏之先德,赠汤佐为通奉大夫,周氏为“诰命夫人”。

明宗帝诰命石碑立于汤氏宗祠内,碑长173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正文竖写15行,文字321字。如今,汤氏宗祠虽毁,但诰命石碑及碑文尚存。该村“诰命”石碑,虽历尽400余年之沧桑,却为现人撰写“村村记忆”,弥补村史、族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午朝门”牌坊

汤氏兴旺于明朝,曾多次圣表其门。村内竖有牌坊、“午朝门”,建有汤氏宗祠、“接官厅”,筑神道,立石人、石马于道旁,很是气派。

关于午朝门。相传明朝有位皇帝的公主,因病修行于临近汤甲村的妙果寺,寺内一切皆由汤氏人打理。公主病急将奄奄一息时,向父皇奏言:我年幼尚小,无功无德,如何是好?皇帝见状,即安慰之,并颁旨在汤甲村建造“午朝门”一座,以示对公主的安抚封赏和对汤甲村的表彰。同时昭告天下,凡文武百官坐轿骑马,行至汤甲村时,一律步行到“午朝门”。午朝门牌坊上有石刻“圣旨”两字,其石刻高80厘米、宽60厘米、厚18厘米。曾经高大的牌坊雕龙琢凤,气势恢宏,惜乎在“文革”时被毁,但“圣旨”石刻却被人收藏,今尚存。至今,在汤甲村仍可以看到部分牌坊构件。

岳氏宗祠

汤甲村的岳氏宗祠,是丹阳市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曾孙岳珂的后裔第三房朝公东游简渎河,经汤甲妙果寺时,见该地是耕作之地,便迁址定居汤甲村,很快形成村落,定名为岳甲村,并建有一座岳氏宗祠,大堂中高挂的岳飞像浩气长存,历来为岳甲村人所崇拜,在丹阳久负盛名。宗地占地三亩,共有三进六间加附房数间,古砖、古木、古瓦彰显出古典建筑的风貌。大厅门上有“精忠堂”三字,格外醒目。大厅内有匾三块,分别为“圣之忠”“德长流”和“万古精忠”。岳氏宗祠历来为村民们祭祀祖先和举办重大活动的场所。多年来,当地历有“岳家村民素质高于周围”之说。

历尽300余年风雨沧桑的汤甲岳氏宗祠,至今仍然雄姿依旧,屹立在村前,主体结构完好。

汤氏名人

明清时朝,汤甲村名人辈出,曾显赫一时。其中300年来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汤展文,就是突出一例。汤展文,是清康熙年间的一名秀才,在去世当年考中了举人。他一生著述丰富,是有名的才子。汤展文的故事,至今流传在丹阳、金坛、常州等地,众多反映他为民请命、惩恶扬善、打抱不平的故事,广为流传。8年前,丹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已将汤展文70余篇故事收编成“奇才汤展文”一书公开发行。如今,汤展文故事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汤甲大坟

汤甲大坟,是汤甲村汤氏之祖的埋葬地。位于汤甲村旁,规模很大。墓地上有很高的坟包,墓道前依次有石翁仲等文武官员雕像、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民称“十二生肖”,惜乎被毁。

汤甲村内塘开似镜,风景如画。村内青龙塘中有个长满绿树的土墩,村民们叫它“平安墩”,又称“帽子墩”。相传,早年村里不太平,遇强盗、遭水淹。一天,汤展文骑龙马经过,他随手把帽子一扔,塘里冒出个墩来,后来村上也太平了。从此,人们就将这个土墩称为“平安墩”,一直流传至今。村中还有三口古井,都各有古老的传说。

汤甲村还有“正月十五过大年”的风俗。传说村中有一位在朝大官,每年春节他均在京伴君,待年后返回汤甲村时,已至正月十五。因此,汤甲村长老另立民俗,改正月初一过小年,正月十五才热热闹闹地过大年,已成为汤甲村特殊的民俗。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刘联芳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