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苏颂“占籍”润州丹徒浅述
——兼及丹阳说的成因

发布时间:2014-06-08 08:3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苏颂水运仪复原示意图 (资料图片)

北宋苏颂(1020-1101)是中国和世界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本来是泉州(今属福建)同安县(今福建厦门同安区)人,因在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葬父苏绅(998-1046)于润州,其后不久又迁居于润州,因而“占籍”润州,成为润州人。对于苏颂“占籍”润州的具体地点,当时人说得很清楚,那就是他的友人曾肇(1047-1107)在《苏公墓志铭》所说的润州丹徒县:“公考讳绅,……葬润州,故今为丹徒人。”虽然稍后的邹浩(生卒年不详)在《苏公行状》中说苏颂“今为润州人”,表面看来与“丹徒人”有所不同,实际上,宋代润州“城内亦隶丹徒”(《至顺镇江志》卷二),“城中民旧(指宋代)亦隶丹徒”(同上卷十六),所以,说“润州人”与说“丹徒人”实际是一回事,只不过曾肇是就县而言,邹浩是就州而言,叙述角度不同而已。当然,今天看来,曾肇所说更为具体明确。

然而,从南宋中后期开始,情况有所变化。丹阳县学内所建“三贤堂”将苏颂奉为丹阳县三贤之一,表明当时出现了以苏颂为丹阳县人的迹象。到元代人修《宋史·苏颂传》,更明确说“父绅葬润州丹阳,因徙居之”(这里的“丹阳”只能是指丹阳县),认定苏颂为丹阳县人。其后,丹阳县说成为主流和权威说法,影响广泛而深入。对于这种说法,虽然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仍有深入的必要。推究丹阳县说的形成并流行,是由于一些权威著述一方面对苏颂自称“占丹阳为乡里”中“丹阳”的误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对苏颂与丹阳县的联系的误解,而这两者又是基于对苏颂“占籍”丹徒事实的忽略。所以,本文就围绕这三点作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是对苏颂在润州“占籍”的确定。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所谓“占籍”,是指“自外地迁至新地,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辞源》“占籍”。引者按:“当地”指“新地”)。在宋代,一些官员死后不能安葬回家乡(即原户籍所在地),他们的子孙就将他们安葬于外地(即“新地”),并迁居到该地,这样就成为有户籍的该地居民,即该地人。例如,北宋王安石(1021-1086)本是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的父亲在江宁(今南京)做官,死后葬于江宁,他家也因而迁居江宁,从而“占籍”江宁,又成江宁人。从苏颂的情况看,他的《百韵诗》自注以及他的长孙苏象先(生卒年不详)写的《丞相魏公谭训》,都清楚地表明,他是在父亲苏绅去世后,遵照“治命”即父亲生前的遗命在润州丹徒京岘山找到了“善地”,葬父于该地。不但如此,苏颂在葬父于丹徒之后,接着就“自此谋居郡中”。他在“大夫七弟有庆新居”诗自注中说:“予营此居有年矣,初惟一山麓地,甚窄。刁景纯学士割柳南数亩相助,其后又买十余契,方稍完。考其旧址,皆南唐林太师仁肇故园宅。”文中说“此居”,就是《丞相魏公谭训》所说的“化龙(南宋称化隆)之新第”,“京口居第”。在宋代,这里是属于丹徒县(《嘉定镇江志》卷十一)。其遗址,正如论者所考,就在今镇江梦溪广场西北一带。“化龙之新第”建成于绍圣三年(1096)苏颂退居润州以后。但刁约去世于熙宁七年(1075),可见苏颂早在熙宁七年以前就迁居润州。以上事实有力表明,苏颂自泉州“占籍”润州以后,是“占籍”丹徒县,而不是丹阳县。

其二,是对苏颂诗文所说“占丹阳为乡里”中“丹阳”含义的确定。润州在唐玄宗时期一度改称丹阳郡,所辖曲阿县因而改称丹阳县。后来,丹阳郡又改称润州,但人们仍有时称润州为“丹阳”。而丹阳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就容易造成混淆。所以,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丹阳”的所指。苏颂诗文中有10多处用到“丹阳”一词。其中,如“送李屯田倅丹阳”“次韵和丹阳裴如晦”“启土建安邑丹阳”等明显是指丹阳郡即润州;“润州丹阳尉”“丹阳仲子之官舍”等明显是指丹阳县。“丹阳苏某”“丹阳苏子容”等之“丹阳”也显然是指润州。至于《百韵诗》自注中“自此谋居郡中,占丹阳为乡里”之“丹阳”,是承接上文葬父于丹徒京岘山,又是针对“郡中”而言,所指无疑是指“丹阳郡”即润州,并不是指丹阳县。“占丹阳为乡里”是苏颂自称“占籍”“丹阳郡”即润州城中。而如前所说,北宋时润州城中也属丹徒县。所以,苏颂此语等于自认“占籍”丹徒,为丹徒人。

其三,苏颂与丹阳县的关系。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镇江府通判陈摹(生卒年不详)作《丹阳三贤堂记》称:“魏公本温陵人,以子京宰丹阳,迎养官舍,于邑治东隅筑堂,扁曰‘寿堂’,为奉公之所。后人目为‘相公堂’。有公手植山茶、竹柏尚存。子孙因籍焉。”文中“子京”指苏颂的五子苏京(?-1117),绍圣年间(1094-1097)知丹阳县(光绪《丹阳县志》卷十三)。苏颂在绍圣二年授中太一宫使退居京口,绍圣四年拜太子少师致仕(《宋史》本传)。苏颂当曾于其时被苏京“迎养”于丹阳县官舍,在丹阳县生活过一段时间。苏颂的部分“子孙因籍焉”,显然是与此有关。而丹阳县之所以奉苏颂为丹阳县“三贤”之一,又显然与苏颂的这段经历和他的部分“子孙”占籍丹阳县有关。但陈摹所记只是说苏颂的部分“子孙因籍焉”,并没有说苏颂和他的所有子孙也都“占籍”丹阳县。而且,苏颂绍圣年间曾在丹徒营建“京口居第”或“化龙新第”,他最后死于润州并安葬于丹徒五州山,他的长子长孙等在他死后仍居于丹徒,种种事实也充分显示苏颂仍然是“占籍”丹徒,并没有“占籍”丹阳县。

与沈括(1031-1095)一样,苏颂也是中国古代世界级的大科学家。过去,镇江有论者曾建议镇江应当建苏颂纪念馆,但未蒙采纳。2015年是苏颂在丹徒建成“化龙新第”920年,2017年是他葬父于丹徒开始“占籍”丹徒970年,2020年是他诞生1000年。为纪念苏颂,窃以为镇江应有所作为。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