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端午节风情琐录

发布时间:2014-06-01 07:5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镇江是历史文化名城,谈其端午节风情,也是古韵悠长,丰富多彩。今检有关文献,琐录如下。

宋词中的端午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宋代镇江词人张矩《芸窗词稿》内有《念奴娇·端午》一词,词中充分表达了对诗人屈原的景仰之心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记述了端午节的习俗: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蓠蕙椒兰纷江渚 ,较以艾萧终别。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须信千古潮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堪笑儿童浮菖歜,悲愤翻为喜悦。三叹灵均,竟 罹谗网,我独中情切,熏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词中“三闾”: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之职。“艾萧”:艾蒿,臭草;屈原在《离骚》中以蕙兰比喻正人君子,以艾萧比喻势利小人。“彩丝缠黍”即彩丝缠的粽子。“浮菖歜”:饮菖蒲酒。“榴花”:石榴花,端午节的应景花卉。

方志中的端午节

元代文史学者俞希鲁《至顺镇江志》,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志,所记端午习俗也趣味盎然。

竞渡、系百索、为角黍、饮蒲酒,斗百草、戴钗头符、画天师像。

文中“竞渡”: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俗称 “划龙船”,习俗由来始见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系百索:“百索”又称“五色丝”,人们在端午节把它缠于手足腕,传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驱邪避毒。斗百草:以草为具的端午节儿童游戏,或对花草名,如以“虎耳草”对“鸡冠花”;或斗草的韧性,以韧者为赢。“戴钗头符”:妇女在端午节把钗头赤灵符戴在发髻上,传说可避免邪祟。“画天师像”:挂张天师像。

这些习俗,折射了一个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心理,有的沿袭至今。

散文中的端午节

古城镇江,地处长江之畔,在此段江南举行端午节龙舟竞渡,别具风味。

明清之际文学家张岱《金山竞渡》,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对镇江金山龙舟进行了具体描绘,龙舟竞发时:江面,吆喝呐喊,冲波激浪;岸上,欢呼雀跃,震天动地;堪称是一幅欢庆端午的壮丽图景。原文节录如下:

看西湖竞渡十二三次,己巳竞渡于秦淮,辛未况渡于无锡,壬午竞渡于瓜洲、于金山寺。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亦如之,秦淮有灯船无龙船,龙船无瓜洲比,而看龙船亦无金山寺比……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画地而出,初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金山上,人团簇。

文中“壬午”:明代崇祯十五年

诗歌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亦久,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这是最早的粽子,称之“筒粽“。

清代镇江诗人王际有《燕呤集》,内有《端阳》一诗,谈到端午粽子,别有一番情趣:

  角粽逢时黍倍香,层开绿叶胜新菖;

  看来粒粒皆民力,宜就盘飧仔细尝。

《中国歌谣集成。江苏卷》内有镇江儿歌《花巴掌》,歌中唱了端午节的粽子,很有童趣:

  花巴掌打到正月正,家家门口挂红灯;

  花巴掌打到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儿;

  花巴掌打到三月三,荠菜花儿寒牡丹;

  花巴掌打到四月四,本江鲥鱼正上市;

  花巴掌打到五月五,糖蘸粽子过端午;

  你一口,我一口,这个粽子真不丑。

  镇江的粽子是以芦叶包裹糯米,清香可口,颇具特色。

  故事中的端午节

镇江民间端午节闲谈“白娘子”也几成习俗,是因为《白蛇传》里的许仙听信法海谗言,在端午节用雄黄酒灌醉白娘子,使一心向往人间的白娘子现了原形,故事就发生在宋代镇江五条街。

谈起白娘子在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传说,我很欣赏晚清曲艺《雄黄酒》叙述的故事,因它点明镇江,很有地方色彩,现录唱词一二。

其一是白娘子与许仙从杭州来到镇江,唱词是:

  夫妻相配到镇江,开了保和堂。

  买卖兴隆名声扬,财源茂盛源流长。

  其二说的是镇江端午景,唱词是:

  眼看时到端午节,各家人尽贺端阳。

  门前插艾陈交暑,龙舟竞渡扬子江。

端午闲谈”白娘子“,尤其是在老街老巷,还能听到一些老年人讲述白娘子“喝雄黄酒”和“水漫金山”云云。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陈 静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