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镇江:大港旌德里谈片

发布时间:2014-04-05 08:5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旌德里是镇江大港东街的一条里弄,东西走向,长约200米,大港人又称之为“黄土弄”。

黄土弄名字很“土”,可是这“土”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黄土弄北面依枕的山脉叫“吴勾山”,山名查无出处,似与吴国有关。黄土弄南面的山脉叫“石驳山”,但看不到一点石驳的痕迹。走访老人方知原名是“拾钵山”,因人在山上拾到古怪的钵子而得名。古老的地名里面总有一些历史的秘密,沿黄土弄朝东望去,在吴勾山与拾钵山的会合处有一座硕大无比的土墩子,名字叫磨盘墩。这磨盘墩高约十米,周长约30米。上世纪70年代中,因建造大港深水港,这默守江涛几千年的土墩子引起了专家的关注。1982年春,南京博物院对磨盘墩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尊、匜以及车马器等青铜器件,原来这土墩子与山脉东端的烟墩山土墩墓一样,是吴国王侯贵族的墓葬,吴勾山的山名还真有一点吴文化的影子。

磨盘墩出土了吴国的文物,表明这里有三千年的文明历史。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随着考古人员的深入挖掘,磨盘墩下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和玉饰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打制石器中的石钻,其数量之丰富、加工之精致、种类之繁多,也属罕见。

黄土弄的山随着建港取土,又挖出了许多汉代的陶罐和唐代的铜镜。难怪这山上经常有人拾到古怪的“钵子”,黄土弄所傍依的山脉积淀着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崧泽文化与吴文化重叠的磨盘墩是黄土弄的起点,由此西下约200米,谷中就是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群。黄土弄的居民族群来自于宋代移民,为赵宋宗室后裔。

大港赵氏始祖赵子禠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六世孙。今天黄土弄的居民主要是东赵分祖的四支后裔,他们是赵氏屏翰分支、赵氏桐煜分支、赵氏文翕分支、赵氏聚佳分支。所幸的是这四支赵氏的分谱都已找到。赵氏分谱是研究镇江东乡历史民俗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这些赵氏分谱记载的几百年的嫁娶姻亲无不关系着周边百姓。在靖康之难中,随抗金大军而定居在东乡的葛村的解氏、厚角的贾氏、华墅殷氏、丁岗孙氏、戴巷桥戴氏、韩桥吴氏、马墅夏氏、谏壁徐氏、苦竹王氏、任湾任氏等姓氏族群的生存发展,在赵氏分谱中都有一定的见证。

黄土弄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建筑。庆余堂五进三开间,西侧一排厢房,后院就在吴勾山的山坡上。中轴线上,大门、中门、轿子门,竟有十三道之多。庆余堂于清早期在明代建筑上翻建,大门仍然保留着明代矮小质朴的风格。进大门,过天井便豁然开朗,第二进门楼两边有门当,古朴精致。往里层层递进,错落有致,中间一进是客厅,有精致的花格窗,厅堂中原来挂有三块大匾,后两进为二层楼房。庭院深深的庆余堂是大港古民居的典型。

礼耕堂也是五进三开间,坐北朝南,比庆余堂保有更多的明代气息。

厚德堂经过多次改建扩建,而今毁损破落仍见犹如迷宫般的空间布局。

惠德堂建于清末,主人冷氏从华山迁来,据说原为李鸿章的管家。惠德堂建筑高大气派,天井有防盗的铁丝网,雨水管道与大门都已经用上了白铁洋货,传统的砖雕、木雕、石雕十分精美。门口石阶、门前照壁墙镶嵌砖雕花纹与福字。整个建筑与赵家礼耕堂连在一起就像谱牒记载的姻亲一样难以分开。

黄土弄民居建筑随着家族繁衍,一栋接着一栋形成几个“九十九间半”建筑群,进而形成里弄。里弄民居的宝贵之处不仅是体制大,更在于它的原汁原味原生态。

从惠德堂向东,过三四户老宅就是赵家的“绍甫花园”。过了花园,吴勾山有一个人工开凿的通向江边农田的豁口。这农田原来是韩世忠大军的教场,南宋边境安宁后,宋高宗把大军腾出的教场,封赐给大港赵氏始祖、朝散大夫赵子禠“用代食邑,以励忠臣、以敦宗本”。大港赵氏不忘烽火连天的抗金岁月,至今一直沿用“教场”这个地名。

黄土弄的入口原来有一个券门,券门上有一石质门额,上面刻着三个大字:“旌德里”,此石刻现藏于黄土弄一户老宅。“旌德里”四个赵氏分支的谱牒,都刻印着弘扬祖德、崇尚道义、自强不息的宗族文化。民主革命先行者赵声、银行家赵桐庆、世界级大画家赵无极等家族家谱都在这里。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赵金柏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