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易君左在镇创作小记

发布时间:2014-03-05 08:0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易君左(1898-1972)是民国著名作家,出身文化世族,其祖佩坤、父顺鼎均为清末民初诗坛巨子。民国时期镇江曾为江苏省会,易君左应教育厅厅长周佛海之邀,到教育厅任编审室主任,他一度在青云门11号建琴意楼安居,诗酒唱和,交接江淮豪俊,在此写作随笔集《扬州闲话》,并引出一番惊动海宇的官司,兹不赘述。

1931年,他到镇江的第一站是尤唐巷,即南门大街附近的一条巷子。尤唐巷原名油炭巷,民间传说因尤家、唐家为地相争而终于互谅互让的故事而名,“让他三尺又何妨”,家喻户晓。易君左住尤唐巷12号,一天著名文人卢前(字冀野,1905-1951)自南京来访,卢冀野是词曲大师,南京人,祖籍镇江,著名的江南才子,身材肥硕,酒量惊人,易君左调侃他写了一首打油诗:“尤唐巷口路三叉,勾引卢生到我家。不信别来相忆苦,依然肥胖似冬瓜”。卢前却不以为忤,反而存入自己的笔记著作。

1931年10月下旬,易君左偕同同僚登泰山,返镇后在尤唐巷完成一部《定泰山为国山刍议》的考察报告,初刊于1933年《江苏教育》第1-2合刊,又收入其当年出版的游记集《江山素描》。《刍议》10000多字,引题直书“用泰山的精神消灭富士山的魔影”,揭橥抗日主旨,并系统论列了泰山的精神实质及在中华文明中所具地位,将泰山置于时代激流之尖,使之充任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并激励人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象征物。《刍议》发表后在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作家芮麟、老舍都写文响应支持。山东泰安县立师范讲习所还翻印成册,用以教育青年。

作为教育厅编审室主任, 易君左还写了通俗读物《中华民族英雄故事集》(镇江 江南印书馆,1933),以古喻今,鼓舞人民的爱国热情。卢前读书稿后“泪不禁涔涔下矣”,写了《水调歌头 寄予诸年少》的词一阕,依张孝祥《闻采石矶战胜作》,非苏玉局《明月几时有》可拟也,敬以献诸本集读者。

去年年底,山东泰安学院泰山研究院周郢副研究员因完成校注《刍议》工作,付梓前夕,为寻访易君左的著作地专程来镇访旧寻踪,在镇江文友陪同下,周郢冒雨走访青云门、尤唐巷,80年过去,惜城市变迁,人事凋谢,踪迹难觅,当晚周郢先生感赋一绝“琴意楼空树色昏,江城何处叩诗魂。寂寥三尺斜阳巷,曾蕴名山绝代文!”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裴 伟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