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志愿军在朝鲜抢建铁路始末

发布时间:2014-02-08 08:4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期工程胜利完工

1953 年4 月5 日,新建铁路第一期工程3个月的施工如期结束,龟城至价川段、价川至殷山段正式通车。这段时间里积累的施工经验为铁道兵上好了第一课,到第二期工程时,修建工作就主动多了。

停战后,“新指”指挥继续修建八院面至德川段(第二期工程),德八铁路全长86.7 公里,虽比殷龟铁路线短,但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全线路基土石方共455.5 万方,隧道27 座,大小桥梁37 座,涵洞269 座,场站12 处。二期工程分配给第十一师的任务是从球场到德川段,中间苏民里的一段只10 公里长,但地形复杂,都是大山,需大填大挖,打隧道、架高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一个大填方土高31米,底宽120米。金日成视察工地时,站在大填方的路基顶上,用中文对施工部队说:“中国有万里长城,志愿军同志可又是帮朝鲜修万里长城了。”部队战士听了很高兴,很自豪。

八院面至德川段是彭德怀根据金日成的要求,加长修的一段东西联络线,目的是使东西海岸与纵向铁路都联系起来,不但战争需要,对朝鲜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也有重大意义。此时,朝鲜停战谈判,美国被迫签字,我军空军也已参战,我们有了制空权,所以施工中的防空形势好转多了。5 月下旬,重点工程开工,6 月初施工全面展开。当时机械不足,路基上石方工程全靠人工打钎爆破。这种小爆破法费力大、效率低、进度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郭维城亲临现场参与研究,启发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指战员们倍受鼓舞,他们不断改进施工方法,在石方密集地区采取大爆破法,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缩短了工期。

随着天气转暖,雨水渐多,桥涵挖基困难,曾几度因水位上涨而停止施工。因此,战胜水害成为桥涵施工的突出问题。郭维城抓住这一环节,号召大家边学边干,并组织短期的专门培训班,培养技术骨干。此外,部队分昼夜两班冒雨突击施工。采取这些措施后,指战员们终于克服了工程难度大、技术力量不足、水害等困难,到9月底,桥涵工程基本完成。德八线施工的主要特点是机械施工。郭维城采纳技术人员的建议,使用挖土机、卷扬机联合操作,克服了坡度大、人力无法完成运输的困难,保证了施工。施工初期,由于任务紧,提不出材料预算,管理预算和负责采购的干部十分缺乏。郭维城本着局机关能简则简、基层部门尽量健全的原则,调整材料供应机构,加强材料干部的配备,从而迅速扭转了材料供应的混乱局面,满足了工程需要。

1953 年10 月,桥涵工程基本完成。郭维城将主要兵力转入线路土石方工程。由于兵力增加,部队在施工中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停战后的和平环境为全面展开施工和发挥机械效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954 年4 月11 日,金日成来到重点工程杜日岭隧道和30.8 米高填方工程工地视察,并和战士们亲切谈话,给全体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金日成紧紧地握着郭维城的手说:感谢你们。你们不仅为反登陆战役的准备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朝鲜今后的和平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郭维城率领新建部队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1954 年4 月25 日,德八铁路全线完工。5月3 日举行了通车典礼。

铁道兵部队载誉回国

1953 年11 月5 日,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新建铁路指挥局,以“新指”为基础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任命郭维城为司令员,韩光为政治委员,负责继续指挥留朝执行新建和复旧工程任务的志愿军各铁道兵部队。1955 年春天,金达莱花盛开之际,朝鲜人民载歌载舞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郭维城率领圆满完成任务的铁道兵部队载誉回国。回国后,按照中央的命令,铁道兵团的四个师和新建指挥局的六个师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又投身于祖国铁路建设的伟大事业。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郭方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