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中国珠算:萌于商周,成于唐宋

发布时间:2013-12-26 07:3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作用,曾创造了不少奇迹,比如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时,科学家们甚至借助珠算协助计算机准确得到了相关重要数据。经过5年的努力,日前中国珠算最终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13年前珠算已被教育部门踢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珠算已濒临传承困境,因此——

老一辈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印象,无论是杂货店的老板、还是商铺的伙计,凡是到了算账的时候,都会拿出一个被磨得发亮的算盘,熟练地拨打起来,一会儿的工夫便能算清复杂的账目。在我国,计算机尚未出现之前,珠算可以称得上是最有群众基础的计算工具。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珠算这一曾经的全民计算工具,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族记忆。日前,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重归大众视野的珠算,能否借申遗成功的东风找到传承珠算文化的方法、抓住推广珠算文化的契机呢?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界的一些专家。

萌于商周,成于唐宋

对于珠算起源于何时,专家们的说法不一。但据已有的史料记载,珠算应是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因此珠算的萌芽,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珠算”一词最早载于东汉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书中所指的“珠算”被称为“游泳算板”,它与现在所使用的算盘有所不同,但其计算原理已是五升十进制,所以可视为现代算盘的前身。

现今所使用的算盘最早是何时出现的呢?据现有史料推断,至迟在宋代已出现了现在的算盘。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河北省巨鹿县故城因黄河泛滥而被湮没。1921年7月,前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派人前往巨鹿三明寺故址发掘,获得王、董二姓故宅地下的木桌、碗箸、盆等200多件物品,其中掘得算盘珠一颗,此珠木质、扁圆形,与如今通用的算盘珠大小相仿,只稍扁,这颗算盘珠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此外,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画卷的最左端一家名为“赵太丞家”的药铺柜台上就放着一架算盘。

曾经创造不少奇迹

珠算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的美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珠算曾创造了不少的奇迹。比如,在我国自主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时,科学家们正是利用珠算协助计算机准确地算出了原子弹爆炸时中心压力的数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也是利用珠算解决了大量的数学运算难题。因此,不难理解为何2007年英国《独立报》在评选101项改变世界的小发明时,将中国算盘排在了第一位。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迄今为止,用算盘做加法的速度依然可以超过电子计算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在我国发展迅猛,珠算的计算功能被逐渐替代,使用珠算的人也随之不断减少。而到了2000年,珠算科目被教育行政部门从《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取消,珠算文化开始面临无人再学、无人再继承的风险。”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珠算心算协会顾问王朝才说,“除了一些上了年纪、仍对珠算有情结的老人和一些农村地区的人们仍在使用算盘外,算盘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少用到了。”

如果珠算这一古老文化传统断裂,其后果不堪设想,至少意味着将来孩子们已无法理解“二一添作五”就是“平分”,会困惑为何“三下五除二”代表着做事干脆、利落,甚至在看到“年三十夜拨算盘——满打满算”“虎吃算盘珠——心中有数”“算盘珠子响——有声有色”这类歇后语时感到诧异。

百万儿童学习珠心算

利用珠算,人们可以完成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解高次方程等多种数学运算。如果说珠算的发明体现了中国人高超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的话,那么珠心算的产生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与计算机的PK中,这种智慧与创造力的再次体现。

珠心算是以珠算为基础,运用珠算的原理在脑中进行的一种计算方式。它不仅体现了珠算的传统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2005年,由财政部、教育部批准立项的“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珠心算训练开发儿童智力的脑机制研究”两项课题研究表明:开展珠心算教学对促进幼儿和小学生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表象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另外,在国际智障康复医学界,珠心算的效果也引起了高度关注,不少学校尝试着在弱智儿童康复训练中引入珠算、珠心算教程。

 

(记者 王学思)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