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忆旧时裁缝店

发布时间:2013-11-22 08:1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个世纪50年代,镇江市民大多习惯穿由裁缝手工缝制的中式服装:对襟褂子、大襟褂子、长衫、棉袍……那时遍布镇江城大街小巷的裁缝店可真是不少,生意也相当不错。裁缝店大多是一间门面,里面堆放着不少布料,成衣挂得满屋都是,小阁楼上住人。裁缝店一般由店主带三两个徒弟, 老板笑容满面地接生意,耳朵上夹着铅笔头(用于记尺寸)、脖子上挂着皮尺,量体、记尺寸、画线、裁剪……整天忙个不停。好的裁缝为了节省布料,会把大人和小孩的衣服套裁。常用的工具除了针线、剪刀、尺条外,还有现已见不到的老式熨斗、粉线袋、喷水壶、刮浆刀等。因人的体型不一,要求也各不相同,既要合身,又要美观,这就要看裁缝师傅的手艺了。

冬至一到,就有裁缝师傅拎着蓝布工具包袱到家庭殷实的熟客家上门做衣服,以五十岁上下的女裁缝居多。她们衣着整洁得体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为一家大小过年做新衣服,在朝南的窗口下搁两块铺板就是缝制衣服的工作台了。不仅要做棉衣、棉裤还顺带做衬衣、衬裤,另外还有给小孩接长袖口、裤脚等零碎活。请裁缝上门要做10天左右,早出晚归包一顿中饭、晚饭再加晚茶。裁缝也喜欢接这种活——自己不用开伙了。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本地农村还有裁缝带着缝纫机上门做衣服呢。

缝棉衣俗称“行棉衣”。需用大号针和棉线,在棉花里走长线,到面子上就走一个点,能防止棉花移动,面子上又看不出有线脚。因是手工缝制,往往一做就是十天半个月。中式服装有各式各样的盘扣(如桃子扣、琵琶扣、蝴蝶扣等),使单纯的花布有了工艺品的品质,颇具技术含量,属于传统工艺,现在会做的人已经很少了。当时夏季穿的是香云纱、杭罗、府绸等面料做的服装,那些面料凉爽透气,出汗不会粘在身上,而且不论怎么搓揉,都不会起褶皱。加工绫罗丝绸等精细面料的裁缝师傅是必须用熨斗烫的,熨烫后的衣服更挺括舒整。外婆曾用香云纱的零头布料请裁缝为我缝制了一条短裤,面黑里黄油光闪烁,色深耐脏易洗快干,穿着舒适凉爽。

大街上的裁缝店已用缝纫机做新式服装如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工装裤等,镇江人称之为“洋机店”。一开始男穿中山装女穿列宁装在公务人员、干部中流行,学生则作兴穿学生装。而后中山装、列宁装、苏联大花布做的布拉吉(连衣裙)逐渐成了那时服装时尚的潮流。年轻人追随潮流纷纷到“洋机店”做新式服装。记得我上小学时同学们大多穿学生装。冬天也有两个同学穿的是长至膝盖的棉袍(就是电影中黄世仁逼债时穿的那种棉袍)来上学,被同学取笑说成是“小地主”。结果他们哭着闹着再也不肯穿棉袍来上学了,其实棉袍和棉大衣一样,穿得挺暖和的。

那会儿的小孩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一是有新衣服穿,二是有好东西吃。因为大多家庭经济都不宽裕,而且买布做衣服还得要布票,所以一般人家只有过年才能做新衣服。镇江人习惯春节全家人都穿新衣服,因此春节前夕裁缝店热闹非凡,做衣服的、取衣服的川流不息,裁缝师傅通常连夜赶做衣服。而后进入公私合营及大跃进的年代, 裁缝店纷纷改造合并成为服装厂的门市部, 裁缝们也成为服装厂的职工,只有少量的个体裁缝店仍在街巷中营业。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于锡强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