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沧桑古泮泉

发布时间:2013-11-20 09:2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镇江人几乎都知道位于大市口市民广场附近的紫金泉,却对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泮泉了解不多。其实,只要走进中山东路东门坡巷道内,向南行约50米,静卧在古式半亭内的名泉古泮泉,便映入眼帘了。

据清光绪《丹徒县志》记载,古泮泉原在镇江府学内西侧。北宋元祐年间,润州知州林希兴工凿泉得石刻“泮泉”二字,教官杨迈于此建亭,用“泮泉”二字做亭上横额。元代元贞年间,府学教授徐硕又改书额匾为“育德”。 至明代景泰年间,学府移迁至定波门西处,古泮泉遂入民间。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丹徒知县庞时雍重立一方石碑,上纵刻亲自题书的“古泮泉” 三个大字,并于碑石上部另刻小楷14行计154字略记泉之始末。如今,此碑依然竖立于泉之西侧,“古泮泉” 三个大字十分醒目。遗憾的是,碑上小楷字,经岁月风化剥蚀以及人为损坏,大部分字迹模糊难辨了。

为何此泉以“古泮” 冠名?经查考文献,早在西周时,诸侯之学有泮宫。此后说经者皆以泮宫为学宫,科举时代称生员入学为入泮,故县学、府学等学宫内之泉井常以“泮” 字冠名。若学宫前有水池,即称“泮水”。原镇江实验小学前曾有半月形汉白玉栏杆围护的“泮水池”,系宋代府学遗迹,惜今无存。

古泮泉有一双泉栏,呈南北向并列,俗称“双井”。泉栏外表呈等边八角形,右泉栏为青石质地,左泉栏为白大理石质地,两泉栏相距不足一尺,五、六个人可同时在泉栏边汲水作业。泉栏内圈布满了汲水时绳索磨损的道道痕迹,右泉栏边略有破损。

古泮泉一双泉栏,共用一眼井穴,这种“双栏一穴”的古泉建式在镇江凿泉史上并不多见。泉穴呈圆形,内壁用青砖叠砌而成,上部直径1.8米,比通常泉井大约一倍,向下延伸直径逐渐加大,底部直径足有一丈,似喇叭状,泉穴四壁布满青苔。由于古泮泉位于东门坡,地势颇高,民间常说,即使水漫金山,也淹不到东门坡。因此,古泮泉穴较深,约三丈有余,居民用吊桶取水,需备足长长的绳索,一旦绳索断了,吊桶落入井中,是很难用水钩捞取的。

古泮泉自凿泉穴、设泉栏,历经宋、元、明、清至近现代,沿用已有近千年历史,经历了若干次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泉井从未干涸、坍塌,至今水质清澈透底,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寻找水源凿泉定居、生活选位的智慧以及建筑泉井的精湛技艺。

曾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笔者在镇师附小(今镇江市实验小学)读书时,每逢天热,中午放学常常和同学们在学校后门旁的古泮泉借用居民吊桶汲水冲凉。当时由于自来水尚未普及,古泮泉便成为周边百姓赖以生存的源泉之一,无论酷暑严冬,泉栏边前来取水淘米洗菜、汰洗衣服以及存储饮用的居民总是络绎不绝。泉深水凉,夏天居民们爱汲冰凉的古泮泉水冲洗弄堂或门前地面,用以消暑降温,有的居民则用泉井水“冰镇” 西瓜。

如今,随着城市发展,自来水已普及到每家每户,人们早已不再使用古泮泉了,而作为文物景点加以保护,留给后人研究观赏。1987年,镇江市政府公布古泮泉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古式半亭毗护,泉栏四周用水泥做成坡形地面。沧桑古泮泉,奉献的是汩汩不绝沁人心脾的甘霖,留下的却是古城镇江历史发展的见证。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潘春华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