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消失的夏天老物件

发布时间:2013-08-18 08:4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新建的道路贯穿东西南北……随着老街巷一个个地消失,镇江人夏天曾经用过的老物件也从记忆中一点点淡化,许多老辈世代传下来的物件如今也因派不上用场而消失。虽不是什么老古董,但年轻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或根本不知其是何物,50岁以上的人却记忆犹新。

儿时镇江人喜欢穿木拖板(镇江方言:木shā子),广东、福建人称之为木屐,大人小孩每人一双,因夏天高温且经常下雨多湿,穿布鞋和皮鞋闷脚,木拖板既舒服又不怕湿,特别适合纳凉时穿。那时每当夏季来临,百货店、日杂店、烟纸店柜台上总堆放着大大小小的木拖板、蚊香、芭蕉扇等夏令商品出售,且价格便宜,几毛钱就可买一双木拖板。电力路临街就有家车木店制作木拖板,木拖板就是一块脚形的木板上横钉一条宽帆布带。我常和小伙伴们去京口闸河边游泳,几双木拖板在马路上响成一片。因要走很长一段路,就怕走在路上带子断掉,那时就会像个无头苍蝇到处寻找钉子榔头……夏日炎炎,巷子里木拖板的哒、的哒的声音,叫卖冰棒的有节奏的啪、啪、啪的用木块敲击箱盖声,知了发出经久不息的鸣叫声……汇成一曲镇江老街巷奏鸣曲,亲切又动听。从上个世纪70年代塑料拖鞋兴起,木拖很快销声匿迹了,街巷里悄然无声,商店也不再卖木拖板了,恐怕只有在工艺品商店才能寻到那种涂着厚漆绘着花纹、前低后高、造型讲究但价格较贵的工艺木屐。

夏天本来就是气温高,旧时小理发店既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前去理发的人还得围上一条大围布,岂不更热?幸亏店主会想办法,在椅子的上方装上两片布风扇,慢悠悠地拉得清风徐来……这布风扇是用多层粗布缝制而成的,长一米五左右,宽八十厘米左右,上面用一根等长的竹竿横穿,挂在椅子的上方,形式就同舞台上悬挂的上幕一样。再用一根长绳将两三个布风扇上的竹竿联系起来,长绳在屋里的一端通过定滑轮垂在下面,让人好抓握。只要人一拉一放绳端,那布风扇就来回摆动起来,就像一把特大的扇子在扇风,布风扇下的人就可以享受到阵阵凉风。若要风小拉绳的动作稍慢点;若要风大拉绳的动作就快点。这虽然是粗笨的原始方法,但亦能给人送来凉风。每到夏季小理发店叫学徒或临时雇人来拉风。当年不少的小理发店都使用这种简单实用的布风扇。

三四十年前扇子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每到夏天总看到人们手里拿着扇子,那时一般人家不管贫富,三五把扇子是少不了的,客人登门总是先递上一把好扇,如是尊师长辈,还要忙不迭地要为其扇风呢。每次买回新的葵扇,母亲必用零头花布镶上边,既好看又耐用。

旧时凡有身份的人在社交场合拿什么扇子是有讲究的,一般手握的是大折扇,悠然自得地摇着,扇面上大多是书画。夕阳西下,乘凉的人群手中的扇子有葵扇、竹扇、麦秆扇、羽毛扇、纸扇、绢扇、团扇、骨扇、象牙扇、檀香扇……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流传至今有的堪称是工艺品。

小时候夏夜热得睡不着,外婆用大蒲扇一边为我扇风驱蚊,一边低声吟唱:“扇子扇风凉,扇夏不扇冬;等到天凉快,要过八月中……”我在这温馨的吟唱中进入了梦乡。卖西瓜的在马路边的树荫下设摊,将西瓜切成一块块的,一边挥摇着大芭蕉扇驱赶苍蝇,一边大声吆喝:“红瓤黑籽大西瓜,包打包开,不甜不要钱,先吃后把钱。”上世纪80年代起电扇走进了千家万户,扇子遭受冷落,以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空调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扇子几乎已被遗忘。

另有天井里装的天篷,由专业的师傅在住户天井两边的屋檐口装上滑轮和竹帘,用绳拉动竹卷帘可以遮阳;还有纳凉睡的竹板床、藤榻子、帆布床等老物件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于锡强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