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略说南宋镇江“转般仓”

发布时间:2013-08-16 08:2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镇江古运河边原拖板桥的宋代粮仓,始建于南宋,规模很大,本名“转般仓”。它是经朝廷批准并为存放“转般”上供给朝廷的粮食等物品而建造的,借用通俗的说法,姑且称之为“皇家”大粮仓。

所谓“转般”,意为转搬、转运,是北宋盛行的与“直达”相对的漕运方法。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时期,江南、淮南、两浙、荆湖等路上供给朝廷的粮食及钱帛、军器等,是用漕船由长江进运河,然后入汴河运到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但由于船大货重,运河水浅,无法直达,就在真州(今仪征)、扬州、楚州(今淮安)、泗州(原州治已陷入湖中)四地分设转般仓,卸纳上供的漕粮等,然后换船转运至汴京。这种方法有利有弊,所以北宋后期时废时复。

南宋时期,首都迁到临安(今浙江杭州)。两广、两湖、江东江西等路上供给朝廷的粮食等,有的是用漕船由长江运到镇江,进入江南运河运达临安。但在冬天也碰到了运河水浅,无法直达的问题。于是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两浙转运使向子■请求在镇江“置仓以转般为名,诸路纲至,即令卸纳”(熊克《中兴小纪》卷二十一)。向子■的请求得到了朝廷的批准。真正开始建仓却是在41年后的“淳熙戊戌”即淳熙五年(1178)。对于此仓的建造、扩建等情况,曾任镇江府学教官的卢宪在所撰《嘉定镇江志》卷十二中记载说:转般仓“在大围桥西北,前临潮河,后枕大江”。“淳熙戊戌”,镇江知府司马伋、淮东总领叶翥、两浙路转运副使陈岘,“三司同创”。到开禧初年(1205年或稍后),由镇江知府李大异“增为五十四敖”(敖,敖仓,即粮仓)。到嘉定七年(1214)时,约可储米60余万石。嘉定八年,镇江知府史弥坚经奏请,又“奉旨起盖敖宇二十座”。最终这处转般仓共有仓敖74座,可以“储蓄百万”石粮食,占地甚广,规模甚大,堪称大粮仓。

南宋镇江转般仓一共存在了97年。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即元世祖至元十二年,镇江守军“内附”元朝,转般仓也被“改置”为大军仓。元代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十三载:“大军仓,在程公下坝北,前临潮河,后枕大江,即旧转般仓也。至元十二年改置,以受本路官民租粮”。又按该书卷三:“拖板桥,在今大军仓前,旧名浮桥。天历二年废。”此拖板桥与后来重建的拖板桥所在地区相同,显示南宋镇江转般仓的所在地,正是今天发现的宋代粮仓遗址所在。

南宋镇江转般仓是南宋两浙地区以至整个南宋统治地区唯一的转般仓;同时也是唐宋以来大运河南段(江南运河)唯一的“国家级”的转般仓。这是由于唐、北宋、元、明(明初及明末例外)、清的首都在长江甚至黄河以北,根本不需要在长江以南建转般仓,唯有南宋建都临安才有此需要。因而,不但《唐书》《元史》《明史》《清史稿》不见有记载,即使是《宋史·食货志上三》专门记载转般仓的部分,也未具体提到镇江转般仓。同时,镇江转般仓建于长江和大运河南段交汇处,所以对于古代漕运、仓储等文化的研究和对于长江文化和运河文化的研究,都非常重要。同时,以长江和运河为主体的“水文化”是镇江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转般仓所富含的深厚的运河历史文化底蕴,对于打造镇江特色的历史文化也有重要意义。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乔长富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