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斯诺登事件”是美俄关系的试金石

发布时间:2013-08-02 08:3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经过几次波折和漫长的等待,“棱镜门”事件的主角斯诺登终于获准俄罗斯移民署的批准,进入莫斯科,开始他为期一年的难民生活,至此关于斯诺登去留的一场大戏暂时告一段落。回顾斯诺登事件始末,大国关系是不可回避的一个主题,而在其中美俄关系更是其中最为敏感的话题。

“合法”的一年政治避难期

根据俄罗斯联邦移民法,政治避难的有效期是一年,期满之后需要再次向俄罗斯移民署提出申请,斯诺登政治避难的有效期将持续到明年7月,在这期间斯诺登将获得在俄罗斯国内有限制的居住权。

俄罗斯移民署向斯诺登颁发难民证背后的一个重要逻辑就是斯诺登有必要获得难民证,他正在面临可能的政治迫害或者生命受到威胁,否则避免申请也没有成立理由。对于斯诺登的威胁显然是来自于美国司法部对于斯诺登的指控以及斯诺登将会面临的刑事处罚。俄罗斯的做法实际上在表明,俄罗斯看来,美国司法部的指控背后是有政治压迫的内涵,斯诺登的个人权利正在面临着侵害的可能。

俄罗斯的做法使得美国无比头疼,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以人权卫士自居,以人权遭受侵犯为理由指责他国是美国常用的手法。而此次斯诺登事件中,人权状况的重灾区俄罗斯却借助斯诺登事件狠狠地扇了人权卫士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而美国对于俄罗斯回应只能绕开人权这个敏感话题,选择从法律角度来谈引渡斯诺登。普京的做法是足够聪明的,巧妙地借用此次机会回击了美国长期以来对俄罗斯人权状况的指责,同时也缓解了自己所承受的国内自由派的压力。通过处理斯诺登事件普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现代的俄罗斯政治领导人对于人权的关注并不差于美国,最起码在斯诺登事件中普京比奥巴马更关注对于斯诺登个人的保护。

俄罗斯政府给予斯诺登政治避难也迎合国内舆论和民意的声音,根据列瓦达中心最新的民调数据对于斯诺登持负面评价的俄罗斯人只有17%,反对给予斯诺登政治避免的受访者也仅有29%,俄罗斯的做法传达了一个信号,即俄罗斯领导人尊重民意和舆论。与俄罗斯相比,美国政府的表现要逊色很多,在回应舆论声音方面也显得呆板、机械,官僚气息浓厚。无疑在处理斯诺登事件中,普京的得分更高。

美俄大国关系的挑战与应对

当斯诺登离开香港前往莫斯科之时,这一事件就已经演变为对于近年来长期处于低谷的美俄关系的又一次考验,如果处理不好,美俄关系将进一步僵化。特别是在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国内都有强硬立场的声音,俄罗斯有人要求利用斯诺顿损害美国的国家形象,而美国国内则有人要求奥巴马抵制9月份将召开的G20圣彼得堡峰会。这两种声音的发起者和支持者绝不是无名之辈,在两国国内均有相当数量的支持者。当形势纷繁错杂、选择较多的时候,也往往是最容易出错的时候,是考验普京和奥巴马两位大国领袖智慧的时候。

其实,美俄之间关系的相互依存程度之高绝不是冷战时期所能比的,因为继续使用“非敌即友”的二元思维已经难以正确的分析国际政治现实。作为两个大国,美俄之间相互竞争,但又相互需要。仅以当下而言,俄罗斯需要美国人在G20峰会上对莫斯科鼎力相助,需要美国的资本和技术来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美国需要莫斯科配合2014年从阿富汗撤军行动,与这些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件相比,斯诺登事件只是一件偶然突发事件,不可能也不应该对美俄关系造成消极影响。

不能不说,现在俄罗斯冷处理斯诺登去留的办法是各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首先,俄罗斯既没有将斯诺登交给美国,也没有高调的对斯诺登表示支出。交出斯诺登有违民意,而且会严重损害普京和俄罗斯政府的一贯形象,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舆论强硬声音的背景下交出斯诺登则意味着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这是俄罗斯政府和民众不能接受的。而俄罗斯政府提供为斯诺登的避难许可则仅仅是出于人文关怀,同时并没有否定美国追究斯诺登法律责任的权力,普京也表示不赞赏斯诺登有损美国国家利益的行为。

其次,斯诺登留在俄罗斯也未必不是美国可以接受的结果,毕竟斯诺登回到美国之后,美国政府必然将会面临着空前的国内外舆论压力,在处理斯诺登事件上将进退维谷。从斯诺登事件爆出之时的舆论沸沸扬扬到今日这个话题逐渐淡化,美俄关系顶住了斯诺顿事件带来的冲击,并没有因此而进一步恶化。

斯诺登事件是美俄关系的试金石,折射出来美俄在处理突发事件上的默契程度,两国有足够的信任空间来应对棘手问题,不以零和博弈来思考双边关系,这是一种新型大国关系的逻辑。

在政治阴谋家看来,斯诺登事件绝对是一次打击对手的绝好机会,美俄两国并没有这么做,显示了两国政治领导人的智慧。也许我们该欢迎这样一种较为理性的美俄关系。美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即使在2008年格鲁吉亚五日战争之后,美俄关系陷于低谷,俄美两国高层之间互动也未停止,就连地缘政治大家布热津斯基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提出了建设从温哥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民主大联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继续用阴谋论或者冷战思维来分析美俄之间的一举一动,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新的形势要求新的思维方式。

来源:观点中国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