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昔日镇江中药店

发布时间:2013-06-27 07:2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民国年间)镇江药业,有中药店、西药店之分,本文略谈中药店。

那时,中药店遍布东西南北,设于大街小巷,大致有公济(大西路)、厚生(柴炭巷)、道生(鱼巷)、永茂(狮子街)、荣昌(薛家巷)、仁寿(大西路)、同仁(南门大街)、同生(南门大街)、怡大(天主街,今人民街)、存仁堂(大西路)、大德生(大西路)、黄义兴(大西路)、恒盛和(打索街)、恒德昌(鱼巷)、程恒泰(银山门)、庆春裕(小街)、张万春(四牌楼)、吉太和(西门桥下)、太和堂(上河边);药业公所位于上河边(今上河边小学内);经营范围为饮片、膏药、丸散、西洋参等;有的中药店是前店后作,加工药材,兼营批发。

中药店的店堂格局:多数是临街设一木质的曲尺形柜台;柜台后面的墙壁前放置一长排一人多高的抽屉柜,排放着上百只抽屉,每只抽屉盛放一味饮片;柜顶上摆放着锡瓶和瓷瓶,盛放着丸散膏丹及贵重药材。有些药店的店堂中间两边,支柱上挂着蓝底金子楹联: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柜台的尽头挂着黑底金字竖匾:杏林春意、延年益寿。

中药店的店主为了招揽生意,还特请有名望的中医师(那时叫做先生)坐堂门诊,为病家服务,诊金归医师自己所有。坐堂医师开出药方后,叮咛病家在本店配药。每天上午门诊结束,店主请医师午膳一餐。逢年过节,店主为酬谢医师的辛劳,还酌送报酬,表示谢意。

中药店的学徒学生意,也有一定的规矩:先熟记数百味药材品名、药性、药味、功能,记清哪味药放在哪只抽屉;再学会包药,那时为病家配药,是每味药一个包,一帖药起码十来味,就得包十来个包,药包要求四面见方,有棱有角,且不散包;还要学切药片,切出来的药片要厚薄均匀,薄如蝉翼;学徒三年满师,成为正式店员,称之“先生”。

时下,超过百年、仍然经营的中药店,有位于大西路的存仁堂。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陈 静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