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强制学生捐款是一种“道德绑架”

发布时间:2013-04-30 08:3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为地震捐款,孩子就拽着家长衣服不让走,这是前日在丰台区南四环某幼儿园门口发生的一幕。而在丰台区另一所初中,老师拿本登记学生捐款数,很多学生跟风捐款超百元。多位家长表示,这些募捐变了味儿,觉得学校和老师强制孩子多捐款。(《新京报》4月25日)

眼下芦山县大地震过后,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本着一种应有的人文善意,号召人们献爱心无可厚非,但是把目光瞄向学生进行强捐就很不合时宜,如此做法,与其说是捐款,不如说是“道德绑架”更为合适。

之所以不宜向学生强行捐款,盖因为,一来学生并没有这种支付能力,动辄上百元的捐款,明显超出了孩子们的承受能力。孩子没有这个能力咋办?他们只能求助于自己的家长。有些家长在单位已经献了爱心,如果再另外付给孩子们一份,将会成为家长们的一笔沉重的负担。当下社会,学校名目繁多的收费已经令家长们叫苦不迭,如果再继续“献爱心”,有些家庭恐怕难以承受。

二来,这种走调变形的的强捐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不错,孩子涉世不深,从小应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有一定帮助,但是,若是进行强捐,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误入歧途。以捐款多少论英雄,就很容易走入“道德绑架”的误区,富有家庭的孩子动辄上百元捐款之后,处处赢得鲜花和掌声,又是表彰,又是奖励,受到空前的礼遇;贫穷家庭的孩子,因为自己的“爱心不够”,就会受到冷遇,甚至是歧视,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一种莫名的伤害,这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

三来,这种强捐违背了慈善的初衷与本意。爱心无国界,爱心没大小。慈善的本意就是号召人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一种自行自愿的行为,如果强人所难,有钱捐钱,没有钱借钱也要捐钱,这还是慈善吗?当慈善被一种道德进行“绑架”之后,留给人们的并不是慈善的大行大德,而是被演化成了攫取,显然,这与慈善的初衷南辕北辙。强行募捐如果成了一种社会常态,慈善的品质将会大打折扣,这一点不容置疑。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营造啥样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对孩子们美好心灵的塑造,掺不得任何的功利色彩,如果用一种不择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是对孩子们心灵的伤害。孩子们不谙世事,当他们被“强行绑架”之后,就会觉得任何的强行手段都是“必须的”,长期处在这样一种现实语境下,长大成人后能有好的行为反哺社会吗?令人值得深思。

我们常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时候人们总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殊不知,在很多时候,很多情形下,大人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扮演了“不公平制造者”的角色。当下最要紧的就是保持孩子们的纯真,坚决摒弃一切负面的“道德影响”,唯如此,我们孩子的心灵才不会扭曲,才会真正健康成长。(李红军)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李红军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