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住房信息联网梗阻在何处?

发布时间:2013-02-07 08:0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房姐、房叔频频被曝光的背景下,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住房信息系统是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然而此项工作一推再推,有专家认为,真正的阻力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既怕信息联网后,当地的房价、地价下跌;又怕自己的多套房产公之于众。

  (2月3日《北京晚报》)

显然,住房信息联网的敏感,不在于民众,而在官员。官员的房产,究竟占比几成?这个问题不能忽略不计:一方面,官员多是房产政策的拟定与主导者,他们的房产拥有量必然会对有关房地产的制度设计产生或明或暗的影响;另一方面,房产属于重要的不动产,在官员财产当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这从近期大中城市的“官员集中抛房潮”可见一斑,其房产信息联网对于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按照国务院要求,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应于2012年6月30日前实现与住建部联网,但时间已过去半年多,住建部仍迟迟未公开联网情况。有媒体报道称,住建部一直在推动住房信息联网工作,40个城市的联网工作实际已经完成,只是没对外公开。于是,在某种诡异的博弈之下,联网的日期从“2011年年底”,拖到了“2012年6月底”。但半年多过去,相关议题仍搁置在“加快推进”的虚妄里。在去年12月底的住建部年度工作会上,部长姜伟新曾就此事再次表态,提出希望“加快推进”。

表面看,这是技术问题。譬如不少城市之间的住房信息采样指标不对称,导致40城市联网步伐放慢。目前,我国在房改之后就再也没进行过房产普查。除商品房,各地还存在大量的保障房、房改房、军产房、自建房等,有些地区的住房信息还是纸质档案,未录入电子信息库。但实质上更多的还是理念问题。正如财经评论员马光远所言,“技术层面的原因不能算是原因,流动人口都能查清,房子查起来自然更容易”。

那么,部分官员为什么抗拒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呢?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财产暴露的悬疑。譬如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赵耀彤一直想公开自己的家庭财产,但妻子对此放话出来,“你公开,就离婚”。加之“摇号公开”等改良之说不断,地方试水的财产公示更是成了现实中的绕指柔。当此背景下,没有财产公示的硬杠杠,哪有房产公开的真心呢?二是拖延阻碍房产税等调节政策的出台。近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我国2003—2012年10年间基尼系数,2012年即便有所回落,仍在“0.474”的高位。不管民间与官方版本差异几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核实资产的基础上,尽快出台调节政策,防止差距扩大和蔓延,已经是当务之急。于此而言,房产信息联网,是重要的一环。三是担心楼市信息知情权的兑现。中国楼市宏调乏力,很大程度上在于信息的不透明。一旦将“很多人拥有多套房”的窗户纸戳破、一旦房地产业的存量与增量信息公开透明,价格博弈与政策取向就会走向明处,这也许恰恰是部分人最不愿看到的。

既然花了钱,信息联网机制就当及时发力。如此拖延不决,不仅为房产转移提供了时间,也有损制度的公信力。不妨将住房信息联网遭遇的“肠梗阻”摆在明处:看看是谁在阻挠信息联网工作的推进,看看迟滞拖沓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邓海建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