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也议爱心斑马线

发布时间:2013-02-03 08:1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前,镇江解放路与健康路交会路口出现两条别致的斑马线。记者随即前往现场查看,果然发现路口南北两侧的斑马线“出了新”。黄白相间的底纹,红红的爱心图案,这两条斑马线煞是抢眼,引来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不少过往车辆也放慢了速度。据路面执勤民警介绍,这两条爱心斑马线是交巡警部门刚刚设置的,目前处在示范阶段,目的是提醒机动车驾驶员在路口减速慢行,礼让行人,关爱生命。

  (1月30日《镇江日报》)

在交通繁忙的道路上,刷上了色彩鲜明的斑马线,大大的爱心提示过往车辆减速慢,提醒着行人要从斑马线过马路。原本灰黑色的坚硬路面因为这色彩鲜明的图案平添了一份柔和的感觉,也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一种新的舒适感。交通法规规定,机动车辆经过斑马线时要减速通过,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一硬性规定,相关部门动起了脑筋,想通过一种柔性的提示方式,让公众更加留意到斑马线在日常交通中作用和意义,以进一步强化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刚性要求往往可以通过柔性管理措施来实现,这就是爱心斑马线给我们的社会管理带来的最大启示。

客观地说,当前不少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中并没有遇斑马线减速慢行的意识,如果全部采取硬性简单的方式,通过检查、处罚来加以纠正的话,一方面交管部门消耗不起这么多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方式的强硬,也容易激起驾驶员与交警之间的冲突,造成一些新的社会矛盾。所以,爱心斑马线的设立既能提醒大部分司机纠正错误驾驶习惯,又可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扩大化,这是一种双赢两全的选择。管理部门选择这种柔性的管理措施,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管理理念的变化。说明相关部门在管理交通时,罚款不再是唯一手段,纠正错误行为,保障更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正成为服务的宗旨。这是社会管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一种表现。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对于大部分行人而言,走上爱心斑马线,感受到的是安全。而对于大多数驾驶员而言,这种柔性提示意味着社会相信他们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因而会使驾驶员产生一种被尊重和被信任感,激发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即自我实现社会价值的需求,所以面对爱心斑马线时,减速慢行就会成为其自觉行动。而这样的交通管理效果可能会比罚款、扣分等惩罚要来得更持久更有效。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指望爱心斑马线解决所有问题。但实施过程中,许多车辆已开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事实,却能证明另一个问题,即每一个社会不良习惯都有被改变的潜质,而关键是社会能否提供一个令其改变的渠道和资源。由此,社会管理工作中,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敲琢磨更好的工作方式方法,有时候一个好的柔性管理措施往往既能减少管理对象的抵触情绪,消除社会矛盾,又能踏实有效地实现管理目的,从而真正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更大程度上的作用。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王 可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