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为编制扫大街”折射体制之殇

发布时间:2012-11-05 17:2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事业编制是此次招聘最大的亮点。三本院校毕业的佟鹏,在看到招聘新闻时感觉“没有拒绝的勇气和力气”。佟鹏的母亲称,扫大街也是给政府干活。

  (11月2日《生活报》)

 劳动无贵贱,人各有志,本科生、硕士生报名应聘当环卫工人,既无关人才浪费,也不必上纲上线地批评讥讽。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要求的提高,各种先进机械设备用于清洁环卫,吸收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来从事现代环卫工作,也无可厚非。然而,3000多本科生、研究生冲着“编制”来报名扫大街,目的不纯就该受到批判了。应聘人员的目的不纯,又是体制使然,就显出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理想经不过现实的诱惑。虽然人尽其才、人岗匹配、实现自我的择业取向是应该提倡和坚持的,但横亘在面前的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差异,“编内”人员意味着进入保险箱,“编外”人员意味着临时和流动,加上事实上的同工不同酬,让理性的人没有理由不去选择有编制的岗位。

 编制是一个计划色彩浓厚的专业名词,如果说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编制对防止机构无序膨胀、人员无限增加、消耗大量公共资源是有益的,但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之下,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量不断扩大的今天,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主题下,编制,特别是对事业单位的编制,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制约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了制约社会公共服务扩大与质量提高的障碍。

 首先,基于“编制”的社会保障政策,造成“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不公平,不仅成为一个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而且直接影响着公共改革的推进。之前“延迟退休”政策建议之所以遭到较大分歧,实际上与基于“编制”的差别待遇是有关的。

 其次,“编制”的束缚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一些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事业单位,由于“编内”人员需要妥善安置和供养,造成无法撤销,虚耗公共资源。另一方面,一些需要扩大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由于编制的限制,却无法伸展拳脚,导致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或者供不应求。目前问题突出的“看病贵、看病难”与落后的编制管理是不无关系的。

 最后,落后的编制管理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服务的绩效。“编内”人员由于是“铁饭碗”,在相当程度上依然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积极性不高。而“编外”人员,由于政策的限制,在职业发展和权益保障上面也存在许多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力的发挥。

 现在,国家进行“绩效工资改革”,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如果不破解落后的编制管理,就不能真正实现以“事”为主,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编制改革,可以考虑逐步取消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公共资源的配置从以“养人为主”变为以“干事为主”,薪酬待遇以绩效为依据。实际上,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探索“非编制公务员”了,哈尔滨的环卫系统还在进行编制内招聘,实在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为编制扫大街”是一种尴尬,尴尬了僵化的体制之痛,也尴尬了僵化的思维之痛。面对这种尴尬,我们需要反思,更需要迈出改革的步伐。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郭文婧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