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一杯绿茶”成了舆论监督的败笔?

发布时间:2012-08-06 08:37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有记者用绿茶替代尿液送检,随后医生称尿液检测出炎症、霉菌和杂菌等。8月1日,卫生部新闻办相关负责人称,仪器无法鉴定样本是否为尿液,相关报道有悖于媒体职业道德,是误导公众。负责人称,5年前已有类似案例,卫生部当时已作出回应,此次态度也没有改变。

(8月2日《新京报》)

这几天,有关“绿茶代尿”事件引发了诸多反思,甚至包括对反思的再反思。其实,早在2007年,就有记者以茶水冒充尿液,在多家医院化验呈“阳性”,引发了沸沸扬扬的“茶水发炎”事件。最终,北京协和医院等全国92家三级甲等医院用茶水做尿常规化验,结果在136份化验单中,未检出“阳性”项目的报告单为9份,占总数的6.6%;检出“阳性”项目的报告单为127份,占总数93.4%。显然的一个结论是:“绿茶饮料”比普通茶水成分更复杂,误检出多种疾病并不是没有可能。

这是一个纠结的悖论:一方面,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认为,此类报道有悖于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误导公众,不利于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但另一方面,一杯小小的茶水,却又轻易就将某些虚假治疗的医院拉下马,甚至引发地方部门“主要以医疗欺诈行为作为检查重点内容”的专项整治——没有问题,医院整改什么?没有问题,监管者为何心虚?5年前的“败笔”,今日依然能发挥监督神力,这是什么逻辑?

诚然,在针对专业性极强的医学领域的报道中,“只有具备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才能帮助公众厘清真相”。但有两个道理也不能不提:一者,在自媒体时代,“捕风捉影”有时也是监督的一种自发本能,甚至是一种以舆论倒逼掘进真相的最后路径。周久耕面前的一包“九五之尊”,烟草局长抽屉里的一本“日记本”……被绿茶“放倒”的男科医院,罪责果真在绿茶的身上?二者,谁都知道专业监督的重要性,但问题是,在很多层面,尤其是某些信息不对称、话语不对称的领域,舆论监督面临着密不透风的“反监督防护墙”,以荒唐的形式刺破荒唐的真相,记者也许要脸红,那么,面对常年“虚假治疗”的医院,监管者情何以堪?作为卫生主管部门,比之于戕害患者权益的恶行,记者的“小人之心”更当批判?

孜孜于程序,还是考究于后果,看起来是个考验正义观的难题。但如果制度本身缺漏丛生,体制内监管又绵软乏力,一杯绿茶果真是最大的败笔吗?面对过度治疗、甚至虚假治疗的现实,舆论监督是不是需要先买好生化仪器再去实地暗访?如果真要如此,媒体都得成立自己的质监部门,不然,所有的质疑与追问,都可能因为“不专业”而成为被监督者口中的“败笔”。

(作者:邓海建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