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要金牌,不要金牌主义

发布时间:2012-08-06 07:00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易思玲家乡燃放1小时烟花 铜牌得主只有2人接机”(7月31日《中国广播网》)

看了这条新闻,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参加奥运会要不要争金牌?当然要争。可以说凡是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和运动员,没有一个不想要金牌,毕竟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也是对自己体育实力的一种确认。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奥运金牌还是提升民众的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手段,当国旗升起和国歌奏响的那一刻,相信绝大多数民众都会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

金牌很重要,但这并不是说,金牌就是我们参加奥运会,或者从事各种体育活动的目的。其实,除了职业运动员,对任何其他人而言,金牌说到底,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刺激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体育活动的目的,首要的是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是通过体育比赛,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过去中国有两句人人皆知的名言,一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二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两句话确实道出了体育运动的真谛。

把金牌作为目的来追求,就成了金牌主义或锦标主义了。金牌主义本质而言是对体育运动的异化,手段异化成了目的。金牌如果成了目的,体育运动就会损害人们的健康而不是增进人们的健康,比如层出不穷的兴奋剂丑闻,就是金牌主义的逻辑结果。金牌成了目的,还会损害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甚至同一运动队的队友也可能反目成仇,相互之间因为争夺金牌而成了敌人。

金牌主义盛行,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和没有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回国后遭遇冰火两重天,说明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功利,金牌上附着了太多的利益:对体育系统的官员来说,金牌意味着政绩;对运动员来说,金牌意味着巨额奖金和今后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对金牌运动员家乡的官员来说,金牌意味着“品牌”、“名片”……赢者通吃,人们迷失在利益当中,忘记了体育运动的目的本身。

换一个角度看,运动员的水平和努力程度,只是能不能摘取金牌的一个因素,还有许多因素决定着你能不能摘取金牌,比如身体状况(有无伤病)、气候条件、国内开展这项运动的整体水平,等等。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用在体育比赛方面也再合适不过了。对运动员,只要他尽力了,即便他没有拿到金牌,我们也应该同样为他喝彩,给他掌声。

要金牌,不要金牌主义。全社会都应该走出金牌主义的误区,平等对待每一个尽到了自己努力的运动员。目前虽然暂时做不到完全剥离附着在金牌上的诸多利益,但给每一个从伦敦回来的运动员一个热情的拥抱,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这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温暖,看上去也不那么势利。

(作者:常梦飞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