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权力美学不变,则“立锥”丑相不止

发布时间:2012-07-06 16:17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防止流浪汉睡高架桥下影响市容,广州专门浇筑水泥锥阻止。最近,网友的这则爆料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昨日,广州市建委回应称,这些水泥锥建于十多年前,当时的目的确实是为了防止流浪汉在桥底露宿。 (7月4日《南方日报》)

针对水泥锥,直到现在,除却广州市建委有所解释外,仍无单位站出认领并解释其用途。很明显,如果说这些水泥锥有着不为公众所知的且被广泛认可的积极用处,恐怕早就有人出来“辟谣”了。

当然,换个角度,即便有单位站出来说“为防止流浪汉桥底露宿的水泥锥是我所建,当初考虑不周,拟尽快拆除”,又能如何呢?说白了,即便应民意所求,将有悖人道的水泥锥统统铲掉,流浪汉就真正有了“立锥之地”吗?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一件事:成都市曾为了防止流浪汉将公交站台的候车椅当“床”,故意将座椅设计得很窄,以至于市民都坐不稳。作为驱逐流浪汉的“伟大创新”,此做法与眼下的水泥锥何尝不是如出一辙?

针对这种缺乏体温的管理方式,某知名网站做了专题分析,认为“防流浪汉”思维的不人道只是因为太笨。而在笔者看来,问题并没这么简单。如果说水泥锥是因“愚蠢”决策所致,但谁能保证类似所有排斥流浪汉的做法都是无脑表现呢?事实上,很多看似到处不讨好的做法,都是权力美学下的正常产物。道理很简单,你说候车椅没必要在防止流浪汉的同时还影响其他人,但事实上,有几个当官的坐公交车呢?遑论坐候车椅——在他们眼里,流浪汉有损市容市貌,这才是他们关注的。“水泥锥”事件亦同此理。

权力美学的可怕之处正在于,在公权力缺乏有效制衡的语境下,其一旦与民意背道而驰,一意孤行的决策很可能造成“两败俱伤”,即当权者难以达到真正目的不说,公共利益更在不经意间被折耗。

正因如此,权力美学不变,类似“立锥”丑相恐怕还会层出不穷。基于此,单纯呼吁决策层要有民生视角,要有人道情怀,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还是从制度上让公权力得以充分的制衡和监督,以此倒逼权力美学以民主、宽容、人本的姿态,服务于民。

(作者:邓昌发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