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易粪相食”是不是危言耸听

发布时间:2012-05-13 07:00  来源:四川在线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从未想到,自己会因创办食品安全网站,绘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而一跃成为“网络红人”。目前,资料库已搜集近3000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点击量突破19万人次。该网站内容被上海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转载,近日一度因访问量过大而瘫痪。(5月6日《钱江晚报》)

这个出自于美国的纪实小说、名为“掷出窗外”的网站由吴恒与34名网络志愿者创办,去年6月17日上线。“罗斯福的‘掷出窗外’事件成为美国食品安全史上一个分水岭,希望我的网站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吴恒认为,“掷出窗外”是每个人面对食品安全公共问题时应有的态度。

显然这个小伙是很用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为敏感,而“掷出窗外”更令人联想。打开网站可以看到,首页顶端挂着一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概括了从2004年至2011年这8年间的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图上显示,2004年,全国仅有4个食品安全严重区域,2011年发展为11个,长江以南地区几乎“全军覆没”。

更有“意思”的是,受《左传》中“易子相食”的启发,吴恒将自己的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取名为“易粪相食”。“所谓‘易粪相食’,就是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从来不吃,长此以往,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每次听到这些人沾沾自喜的口气时,我总是悲从中来——我做的鸡翅有问题,我不吃鸡翅,但是我会喝牛奶;我卖的牛奶有问题,我不喝牛奶,但是我吃鸡翅。无论愿意与否,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显然,这样的“易粪相食”的确令人悲从中来。也许,吴恒所言在专家们来看,同小学生验证漂白蘑菇一样,“不具科学性”。然而,好多自己制作的食物,自己从来不吃,却是不假,以致于一些加工厂根本不用看管,怕员工“偷吃”。至于种植物比如蔬菜水果一类也大同此理。只是菜农果农们会另辟一块小天地,专供自家食用,那些“好看”的、好销的、上足了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是用来“卖”的。可悲的是,谁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自食其“食”,结果难免就成了“易粪相食”。

不久前,央视曝光大了脏蜜饯,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大小超市的“蜜饯很不好卖”,工作人员直言“本地人反而不吃的”。足见蜜饯在当地已经“臭名远扬”,成为人禁食的潜规则。二是大家都习惯了与邻为壑,反正蜜饯是做给“外地人”吃的——这与当年染色馒头事件中参与制作的小伙子一声“打死也不吃”何其相似?

对此,有论者一针见血:我们的一些食品,正在竞相进入“比贱时代”,比的是假恶丑的底气和胆量,等到有一天,我们真的“一砖拍下去就是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时候,还会把丑闻当做冷幽默看?

可见,“比贱时代”也好,“易粪相食”还罢,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危言耸听。很大程度上,正是国人生活的“写照”。 如有“好事者”出来“辟谣”或者企图再论证其是否客观公正已无必要。知耻而后勇。民以食为天。如何让方方面面担当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才是问题的关键。(张国栋)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