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50厘米:量出教育眼光之短

发布时间:2012-04-10 08:15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前几天,一个男孩子打进本报热线96068,说了一件他不太能想明白的事:“3月28日,杭州长河高级中学给高二年级开了年级大会,会上制定了几条规矩。我给你们说几条,有一条规定,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还有两条是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

  (4月5日《钱江晚报》)

 男女生交往的最好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这样奇谈怪论有些荒唐。想早恋或已经早恋的男女生,距离10公里,也是早恋;没有早恋的,即便相隔10厘米,彼此也不会产生好感。正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生感情是复杂莫测、瞬息多变的,学校希图通过设定“50厘米”这道“红线”杜绝早恋,恐怕太天真了。

 尤其是,男女同学平时距离如何不能小于50厘米?在学校,男女生一起上课、跑操、吃饭、探讨问题,抑或是无意识地并行在校园小路上……肯定无法保持50厘米以内的距离。当男(女)生为了不违反“校规”而刻意保持50厘米距离时,当学生随时戒备老师那双充满狐疑的监视眼睛时,学生的心理已经被学校击溃、“逼疯”了。为了防范老师的误解甚至兴师问罪,学生是否要携带一把米尺,随身随地丈量一下与异性学生的距离,以证清白?

 为防止学生早恋规定“交往距离”,首先折射出学校诸多教育之弊。杜绝学生恋爱,规定一个交往距离,根源在于教育手段“黔驴技穷”,甚至可以说是推卸教育责任。中学生时期的男女生正值青春期,彼此有好感,实属正常之事,不可视之为洪水猛兽。但是,杜绝早恋行为,需要学校和老师们细致的教育与引导。男生、女生交往是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不宜抹上浓重的强制色彩,否则适得其反。

 其次,也丈量出教育眼光之短。教育的功能一是“教书”,二是“育人”。而反观诸如男女生交往距离等校规,实际上是学校在急功近利,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其指向就是让学生别为早恋而分神分心,影响高考成绩。在此,笔者不是赞同早恋行为,而是想强调——防范学生早恋,为何不贯穿于整个日常教育?为何缺乏耐心与信心,而仰仗于一条“50厘米”的距离规定?可见,可笑的男女生交往距离不得低于50厘米的规定,“恶之源”恐怕还是打而不死的应试教育。当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甚至与老师的收入、升迁、评职称挂钩时,学校“一刀切”地禁止“男女生独处”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笔者认为,50厘米:诸如教育的这种极端的“短视”行为,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回答“钱学森之问”——思想与行为的禁锢,片面对学分的追求,以及教育行为的自私自利,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个性的张扬,必然会被泯灭和扼杀,这,都堪称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剧。只可惜,我们毫无察觉,而是乐此不疲。

(作者:惠铭生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