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穷折腾的阵痛是百姓之痛

发布时间:2012-03-23 08:21  来源:钱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一个城市获得国际性体育大赛活动的主办权,这个城市的市民多少会有一些兴奋感;而当得知政府秉承“节俭”办赛事理念时,市民们更会多一份欣喜。殊不料,3月17日22点,一声巨响,伴随南京16年的城西干道高架瞬间陨灭,在南京百姓感受里的这“节俭”二字被淹没在了滚滚尘灰中。据中青报昨日报道,“桥改隧”工程这一爆,使得原本就交通拥堵的城西地区雪上加霜,民间的抱怨不绝于耳,不少市民把对城市大搞建设的不满情绪撒向了青奥会。

 本来,就像一户并不富裕的家庭要接待贵客一样,兴奋又窘迫,总想把家整得像样一点,这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为显示主人尊严,这很好理解。作为一个城市要举办国际性赛事,当然也要以好的形象示人,尤其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要来,东道主的面子总是要顾及的。但把办一届赛事与“建设新南京”联系起来,把城市变成一个大“工地”,就不免有“折腾”之嫌,也恐怕有悖于“节俭办青奥会”的理念。

 就拿刚刚烟消云散的高架路来说,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只使用了十几年就在4.8秒间被炸了,“这岂不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网友称,高架变隧道,路还是那么宽,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带来的只是群众生活的不便。然而,南京有关官员的话却让人读不懂。南京青奥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丁铭说,“南京青奥会赛事本身的预算将不会高于以节俭为特色的新加坡青奥会”。可事实是,2010年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奥会花了大约20亿元人民币,这也是丁铭讲的。而南京预计投入近千亿元在河西建设新的城市中心,其中,在3年内投入139亿元建设青奥村配套工程(当地媒体曾有报道)。实在难以相信“20亿元人民币也成了南京青奥会预算的上限”的说法。

 到底是否“节俭”,百姓没有直接感受到,而城市建设的“大跃进”却实实在在地困扰着市民的正常生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在新加坡提过办青奥会的多个“希望”,其中希望减少现代奥运会的商业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外,还希望主办城市不用像奥运会主办城市那样,为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和城市建设付出高昂代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穷折腾成了一些地方官员的通病。他们还总拿“阵痛”来敷衍百姓,却不见城市建设“阵痛”过后还是“阵痛”,却不顾百姓为这种无尽的“阵痛”付出的代价与心痛。一位当地大学教师跟帖说:“阵痛”这个词麻烦别用了好么,2003年他为南京搞大学城搬到了30公里开外“阵痛”至今,现在又要为这么大的工程“阵痛”。“据说是为了打造秦淮风光带,娘哎,花点小钱,保护保护原来的古迹就行了啊,搞啥新的风光带。可怜了我们纳的那些税哦!”

 别把青奥会看得那么重好不好?它毕竟不同奥运会、世博会。可是有人就视其为“金字招牌”,而且竟当它是“南京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你期望通过筹备项目和12天的赛事能让“南京迈向国际化”,让市民“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可是有没有去体会市民的真实感受?有没有听听他们的呼声——“我们还要被折腾到什么时候?”(王国荣)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