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鼻子岂能成为检测器?

发布时间:2012-03-11 07:43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由于车在4S店已有一段时间,加上高先生在车内没有闻到什么刺鼻的气味,才稍微放心地把车开回家,“怎么才能确定车内空气是‘有毒’的呢?没办法检测,只好用感官来判断了。”(3月5日《京江晚报》)

 新车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国家一直没有相关的标准,消费者要判断新购买的汽车内空气合格与否,只能靠自己的鼻子闻,可人的嗅觉有差异,再则买卖双方所站利益阵营不同,对嗅觉的感受发生意见分歧到底以谁的鼻子为准?

 如今,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于3月1日起执行,《指南》看似对消费者有利,而据业内人士称,该“指南”没有强制性,受害者要想维权,还需自掏腰包先去找相关部门检测,然后拿着检测报告通过法律途径才能得到相关赔偿,因此,维权的路还很漫长也会很坎坷。如果消费者的鼻子有“误差”,自己花了高昂的检测费结果却是合格的,岂不冤枉?

 汽车的刹车、灯光等系统都有国家标准,汽车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车辆无法拿到市场上销售。如今车内装饰也越装越豪华,一些汽车生产企业为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不注重装饰材质合格与否的情况肯定存在,如果没有相关的标准,最终受害的消费者一定不少。因此,国家对此出台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并要求汽车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已迫在眉睫,如果仅有现在这样一个指南,对消费者来说只能望梅止渴,对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那不过是墙上画的老虎。张引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