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爬窗挤车是特例还是托词

发布时间:2012-02-19 09:02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一张2月13日晚北京国贸公交站乘客爬窗挤车的照片在网上疯传。照片上,乘客不顾形象攀爬车窗。北京公交集团回应称,当日晚高峰时段,因交通管制及事故造成道路拥堵,途经国贸至四惠地区的49条公交线路受到影响,导致乘客滞留,发生钻窗乘车的极端特例。

  (2月16日《新京报》)

 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难挤时,这种现象是不少城市的一个“通病”。即便发达如首都之地,特殊时段出现挤公交车的“特殊一乱”,其实也没有多少稀奇可言。不过,网友一曝,媒体一报,北京公交集团首先想到的却是“极端特例”这个回应用语,在笔者听来则很是不快,甚至怀疑其是不是一种手法新颖的“极端托词”了。

 的确,比起国内其他城市,首都之地的北京公交停靠站点,居然也出现了乘客蜂拥而上、争相爬窗挤车的难堪一幕,这让相关涉及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真的颇感“脸上挂不住”。虽然此“爬”此“挤”,也有可能是“种种原因”造成,但一句“极端特例”,恐怕也无法令公众信服。毕竟,释词容易创新,但挤车难的问题,短时间内是很难改观,哪怕这是在首都,是在北京。

 乘客爬窗挤车真的是“极端特例”,还是早就存在、“发酵极端”的隐忧?最有话语权和说服力的,其实不见得是公交线路的营运者和管理者,而恰恰是那些为了挤上车子,有时竟不顾形象的爬窗者或潜在爬窗者。公交站点曝出“极端特例”,公交公司或许也为自己的受到牵连而心存委屈,但想想由此透出的广大市民百姓挤车之苦,这种委屈的念头与想法,最好还是换成歉意或不安,才更有助于尽快化解“极端”。

 事实上,向来“眼睛雪亮”的众多网民,在跟帖议论北京公交的这起“极端特例”时,几乎很少有人对“不顾形象”的乘客批评炮轰。如此的宽容,恰好说明了,看客们对于这样的“疯狂表现”,并没有多少的大惊小怪,甚至可能还感同身受。而在这样的社会认知和民意判断下,有关方面不是站在乘客立场多去换位思考,而是自以为巧妙地过于强调“极端特例”,以期待减轻责难,即使不算“极端托词”,至少也看不出其对体谅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热情”了。

 想要解决乘客爬窗挤车的“形象问题”,当然不是公交部门一家的事。相关媒体的报道中也提及,交通管制及事故影响造成的道路拥堵,是引发爬窗照片“满网飞”的另外诱因。笔者认为,在公交投入尚显不足、公交状况难遂人愿的现实语境下,有关部门若再听闻挤车“乱象”,大可不必冥思苦索地寻找解脱理由,无妨尽量将心比心地承认欠缺、多表歉意,努力以一种和谐互谅的心态,促使全社会共同正视薄弱、消融矛盾。

(作者:司马童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