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血荒”问题在制度而不在人心

发布时间:2012-02-12 07:19  来源:羊城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前的献血人群结构中,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和农民工。济南血站曾公布过一组数据,当地献血人群中,52%是大学生,20%是打工者,公务员仅占2%。所以一到寒暑假,各地就开始闹血荒。这说明,现在先献血再免费用血的激励制度,对有公费医疗的人群没有实质性吸引力。而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如果不能吸引这一大批人,那就需要思考政策上是否出现了偏差。

 今年全国主要省会大多出现采血困难情况,昆明更是出现十年来最严重血荒,不少手术推迟等血。北京近日采血量也大降,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的一半。(央视《新闻1+1》10月26日)

 义务献血不仅是个纯粹的道德问题,人们出于救死扶伤、帮助他人的精神,捐献出一管热血,其实本质上是慈善。血荒的困境跟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困境是一样的,都是一颗爱心,却因制度而变冷。缺少透明和对知情权等权利的保障,导致类似慈善事业止步不前。

 献血确实需要无偿,这是社会救济体系的一种表现,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无偿献血之后,高价用血难免让大多数献血者寒心。《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需要输血时,可免费使用其献出血液量的3倍血液。但现实是,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费用减免,而相关机构的办事效率一直不敢恭维。面对繁琐的过程和难以操作性,一些人放弃,一些人疲惫奔波,又怎么鼓励献血者再次伸出自己的手臂?

 对于高价用血,血站的解释是需要大量的检测费用和保管费用,而这些成本一直没有公开。再说,公众献血都可以免费,检测和保管为何就不能一起免费?一些地方血液中心更是在血荒的时候,公然宣称没有献血证的患者,一律不提供手术用血。这本意或许是想推广无偿献血,但这种要挟式的推广,带来的可能是内心深层的抵制。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