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咬文嚼字》令春晚某些节目汗颜

发布时间:2012-01-31 07:00  来源:东方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央视春晚已过去了,人们又等待《咬文嚼字》出现。令人注目的是,1月28日《咬文嚼字》杂志又通过几家媒体“揭露”龙年春晚某些节目差错,令人不得不叹服(见《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2012年1月28日)。

 《咬文嚼字》曝光春晚差错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史差错。比如,相声剧《爱的代驾》中,把西施和貂蝉之间出现说成相隔1000多年,而据推算,相差只有700年左右。在小品《荆轲刺秦》把秦公说成秦王等等;二是字词差错,在小品《今天的幸福》中,出现了产前综合症(字幕),规范应说是产前综合征;三是语法错误等等(见《宁波时报》2012年1月28日)。

 按理,通过中央级媒体演播的节目,语法应该是十分讲究的,运用史料应是十分严谨的。为何仍然出现了遣词造句方面诸多的差错?

 笔者细看《咬文嚼字》指出的龙年春晚差错,原因之一是错在成语知识肤浅。比如,杂技《空山竹语》主持人董卿讲到一个“竹报平安”一词:“中国有句古话叫‘竹报平安’,虽然现代人早已不把报平安的家信写在竹简上了”,这等于说,把竹报平安视作古代写家信,不知道此成语是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北都只有童子寺里有一丛竹子,数尺高,主管寺院事务的纲维和尚每日都向寺院有关人员报告,竹子没有枯萎,很平安。后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所以,竹报平安并不是简单说成平安信。假若节目主持人能熟读这个词语来龙去脉,就不会有歧义之解。

 实际上,像这样对汉语词义歧解的现象已不仅是此次龙年春晚。多年来,《咬文嚼字》几乎都从春晚抓出虱子一大把。记得,在2007年春晚过后,他们就对春晚小品《考验》中发现黄宏台词里有一句东北方言“脑瓜嘣”,字幕打成了“脑瓜奔”。另外,春晚主持人董卿用成语“美轮美奂”形容舞蹈《小城雨巷》时,字幕却打成了“美伦美涣”等等。比如,在2008年春晚过后,《咬文嚼字》点出了一大堆,比如,《街头卫士》中演员说的是“你等我挂上挡”,字幕“挡”误为“档”;演员章子怡出场时,字幕误为“张子怡”;有一段串联词“浓浓的乡音、轻轻的乡情”,这里的“轻轻的”明显不妥,似应为“亲亲的”;《火炬手》中一处“传递圣火的时候”,字幕“候”误为“侯”,另一处“这也太狠了”,字幕“狠”误为“恨”等等。

 《咬文嚼字》每年都咬春晚是给春晚抹黑吗?非也!客观而言,几个小时的涉及近千人的表演,遣词造句有些差错在所难免。但央视等中央级媒体不等于其他媒体,需要严格规范。“咬”春晚其实是通过“咬”,督促春晚编导、节目主持人和演员,把好文字关。只有严字当头,才能帮助春晚减少差错。这恐怕是《咬文嚼字》的特殊贡献。这个贡献用一个词表达就是落实监督。笔者猜想,假若没有《咬文嚼字》差错会更多。所以说,央视成功,《咬文嚼字》事实上帮了很大忙。不过,他们的帮忙可能会令某些演播人员内心不太舒服了吧!其实,这种心态与对其他行业的官员的监督一样,确实有点不那么舒服,但又确实令人感觉到了切切实实的进步。

 笔者要说的是,近年来每年《咬文嚼字》都真名实姓郑重公布“咬”春晚的情况。在2008《咬文嚼字》发表“公告”云:本刊把这次与央视合作,看成是一种社会义务、一种文化责任。赴京的专家全力以赴,留沪的同仁协助解疑,前方后方齐心协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春晚”的文字质量,我们还认真研究了“春晚”字幕的制作程序,给台长阁下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一条是,建议贵台增加字幕制作人员,并设置专职的审校岗位。2007年“春晚”揭幕之前,贵台邀请本刊派专家协助“春晚”剧组在文字方面把关。我们派出的两位专家在长达七天的时间里,和“春晚”剧组协同工作,发现并纠正了数十条可以认定的差错。在这里《咬文嚼字》也肯定了央视的态度。但似乎很少见到涉及到春晚相关节目人员有正面的回应。其实,节目中出现差错不仅是央视方面,也具体体现在节目导演和演员以及主持人身上,需要正视中文水平的问题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依笔者之见,面对无懈可击的被“咬”,作为一个对公众负责人的媒体人员应该说声“感谢”,这既是礼貌更是一种胸襟与文明。(冯创志)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