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周恩来亲自试唱《在太行山上》第2声部

发布时间:2012-01-25 07:40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情洋溢的乐曲

  冼星海,救国之志撞击灵感

  关于冼星海为《在太行山上》谱曲有多种说法。2010年7月27日的《山西晚报》刊登了张建军和靳宏伟考证“抗战名曲在陵川创作”一文,说是桂涛声和冼星海曾同时在陵川,1938年5月,桂涛声写出歌词后冼星海即谱了曲并在太行山传唱。专家认为此说疑点较多,还是在武汉谱曲比较可信,但冼星海与桂涛声熟悉应是确定无疑的。有冼星海的一段话为证:“我的一个诗人朋友,冒险去了一趟太行山,看见了朱总司令领导的八路军,也看到了太行山上的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当兵的感人场面,写了一首《在太行山上》的歌词,请我给他谱成曲。”

  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门,幼年随母侨居马来西亚,13岁回国,先后入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南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他24岁去巴黎,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两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留法期间,他创作了《风》等10余首作品。

  1935年冼星海回国,在上海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0月到武汉;1938年底去延安;1940年去苏联为《延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10余年中,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300多部(其中歌曲200余首),为鼓舞人民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抗战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冼星海逝世后,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2009年,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太行山上》是冼星海在武汉时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其巨大影响在他的歌曲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冼星海是随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到武汉的。1937年底进入由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为音乐科主任,主持抗战音乐工作。他一边参加演剧二队的演出,一边忙于组织歌咏队,深入学校、农村、厂矿,教唱救亡歌曲。在冼星海等人的努力下,武汉出现了上百个歌咏队。冼星海成为著名的抗日救亡音乐家。在为《在太行山上》谱曲前,冼星海已为桂涛声的《送棉衣》谱过曲,只是找不到记载。至于这一次见面,是这样的:

  1938年6月的一天晚上,冼星海刚刚回到音乐科所在地武昌昙华林,桂涛声急匆匆地来了,对接待者说:“我是从山西来的桂涛声,想请星海同志为太行山的战友们谱一支队歌。”星海赶忙出来迎接。他一边接过桂涛声写在烟盒上的歌词,一边让桂涛声给大家介绍山西游击队反9路围攻的战况,大家一道为胜利欢呼雀跃!歌词把太行山中游击健儿的紧张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冼星海看着歌词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军民浴血奋战的身影,随即音乐灵感来了:由舒展宽广明朗向上的小调主旋律,引出战斗性的进行曲旋律,既充满青春朝气,又有豪迈精壮的气势。他赶紧用笔把思路记了下来。送走客人,冼星海依然被游击健儿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着,他坐在钢琴前,反复琢磨、构思,怎么才能把歌词原意表达得准确无误?把如火如荼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激情撞击着思想的火花,他终于连夜将它谱写成一首二部合唱曲。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实现了战斗性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一首传世之歌就这样诞生了!

  特殊场合的排练

  周恩来,亲自试唱第二声部

  1938年的7月,周恩来和郭沫若正在武汉做组织纪念抗战一周年群众歌咏大会的准备工作,得知桂涛声和冼星海创作了这首《在太行山上》,他们便前往武昌昙华林冼星海的住所先睹为快。斗室内,冼星海正全神贯注地坐在钢琴前,边弹钢琴,边拿笔在纸上修改《在太行山上》的曲谱,未发觉有人到访。周恩来、郭沫若便站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一曲终了,郭沫若才捅了捅冼星海的后背:“星海,周副主席看你来了。”冼星海忙站了起来。郭沫若说:“星海,你先试唱一遍,我和周公当你的第一个听众。”冼星海说:“这是一首二部合唱,需要有一个人和我配合。”周恩来便说:“你唱主旋律,我唱第二声部,如何?” 冼星海惊奇而又兴奋地说:“好!”琴键上流泻出《在太行山上》的前奏……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冼星海深情地唱道。

  “……照遍了东方……纵情歌唱……”周恩来神情投入地和唱……

  浑厚而激昂的歌声在小屋里回荡。听完两人的动情合唱,郭沫若连声赞道:“好!好!当年,张子房用箫吹奏项羽家乡的楚音,吹散了楚霸王的8000子弟兵;今天,这首《在太行山上》,一定会激励我国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打日本,形成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局面!”周、郭当场拍板,确定《在太行山上》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演唱。此后,冼星海首先将作品拿到“星海歌咏队”试唱,又对个别曲谱进行了修改。1938年7月,那次的武汉歌咏大会盛况空前。《武汉文史资料》是这样记载的:长江“水上歌咏大会”尤其动人,无数条大小船只上都有歌咏队在唱歌,高亢的歌声以武汉江面为中心,汇成了汹涌澎湃的歌的狂潮。这首歌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在大会上唱出后迅速在大后方、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传开,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抗日民众奔赴战场。

  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说:《在太行山上》“写成后在汉口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上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唱出,听众大声喝彩,要再唱,此后又传遍了全国。现在太行山的游击队以它为队歌,老百姓、小孩子都会唱,到处听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句子!”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