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周恩来鲜为人知的秘战艺术
细节决定存亡

发布时间:2011-10-07 09:3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间谍——国际密战的人才竞争

  在秘密战法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内线侦察。列宁有言: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内线侦察无非两种途径:“打进去”,“拉出来”。“打进去”很难,入口要通过审查,进去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位置。“拉出来”则更有效,对象已经位于那个能够拿到情报的位置。

  但是,“拉出来”的人可靠吗?虽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可他在曹营混得很好,何必再冒风险?万一引进个奸细呢?

  如何保证内线的忠诚,正是对系统政治素质的重大考验。

  隐蔽战线的“黄埔军校”

  延安城南的七里铺,有个偏僻的小沟,出口一卡,外人根本不知里面在干什么。1938年6月,这里突然来了36名青年学生,几孔窑洞,一个班挤住一孔,其中8名女生则住在一间小平房里,大家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一天24小时都在一起。学员们被告知,不准与外面联系,不要互相打听来历,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原来,这是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的第一期情报侦察干部训练班。学员都是抗战爆发前后入党的20岁左右的青年人。浦群英的父亲是云南火腿大王,吕璜来自四川学校,解衡是东北流亡学生……一个比一个家庭成分高,一个比一个文化程度高。按计划,这批学员毕业后将全部派往日军占领区。派往敌后的间谍,都要有当地的社会关系作为掩护。这样,出身“高”反而成了有利条件。

  秘密战线上的国共相争,共产党员本来在品质和意志上远超对手,只是文化程度和社会经验偏低,但是有了这批知识分子,国民党在人才方面一点儿优势也没有了,而共产党方面则是如虎添翼。

  这些从延安窑洞走出的年轻学员,后来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并成长为新中国情报保卫战线的领导层。

  人才竞争无界限,国内有竞争,国际上也有竞争。中共领袖虽然暂居西北小城,却把眼光放射到国际上,不仅有斯诺和史沫特莱的“走进来”,还有周恩来的“走出去”。

  长期经营

  秘密战争是最复杂的斗争,国家之间尚未开战,秘密战争早已交手。

  日本谋华,情报功夫久而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第二年,日本在中国上海开设东亚同文书院,招收日本优秀青年到中国官费留学,培养精通汉语的人才,实际上是个间谍学校。

  中共对日,情报部署也是早而巧。就在这个日本的间谍学校,1925年就建立了中共秘密党支部。1929年,特科王学文到同文书院任教,发展一批日籍学生加入共青团,组建“日支斗争同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间谍的培养,也需长期经营,长期考验。

  双重间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急需汉语人才,上海同文书院的毕业生纷纷进入日本特务机关高层。这些中共早年培养的日本关系,也就成为双重间谍。

  中西功,日本驻华派遣军司令部顾问、日本满铁驻沪办事处调查班长。这身份是日本驻华情报机关的高级特务。还有西里龙夫、白井行幸等人,都是各地的高级特务。中西功的朋友尾崎秀实,是日本首相近卫的顾问。有了如此特殊的身份,中西功等人才能深入日本政界核心。

  核心机密,无不严加保密,外人很难窃取。要想拿到核心机密,唯有依靠内线。中西功这个日本人小组,为中共提供了大批日本情报。其中包括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的超级战略情报。

  这故事有些骇人听闻,日本人团队意识极强,日本人怎能反对自己的祖国?

  克服误判

  美国有个“情报门”。自从尼克松出了“水门事件”,美国人就把扑朔迷离的最高机密事件称做“门”。布什总统有个“伊拉克门”,开战理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子虚乌有。情报部门干什么吃的?

  这“情报门”还有许多,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至今仍有人质疑:战前已经获得情报,罗斯福总统为何不采取备战行动?

  于是有了“轻视说”、“阴谋说”、“误判说”。

  国民党军统人员透露:中国特工侦获情报转告美方,但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的情报能力,一笑置之。这种说法不够全面,提供情报的不只中国,还有美国自己的情报渠道,美国总统不信中国人却不该不信美国人。

  美国报刊透露,罗斯福为了克服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有意放任美军遭受损失。这种说法也有疑问,美国提前备战未必不能唤起民众,何必遭受那么大的损失?

  最大的可能还是误判,罗斯福收到的情报,不仅有正方,还有反方,他能信谁?

  误判,是战略决策的大敌。

  德国袭击苏联,斯大林误判;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误判。两个情报大国都误判,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毛泽东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中共情报系统通过多条渠道,提前侦获两大战略情报,毛泽东和周恩来作出准确判断,及时通知盟友。斯大林调动东线防御日本的兵力到西线,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

  中共赢得战略先机,调整部署,巩固了国内统一战线,并开始国际统战工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英雄惜英雄,人才重人才。周恩来同国际人士交往,不是靠金钱,而是靠文化,靠自己的文化修养。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革命文化的精神感召,能够跨越不同文化的障碍,结交有文化的朋友。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