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群发猫”背后有无“猫腻”?

发布时间:2011-09-29 09:34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泛滥成灾的“广告短信”,垃圾一般涌入我们的手机,给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袭扰,然而,从电信运营商到政府监管部门多方责任主体竟然“异口同声”:现阶段尚无十分有效的遏制方式。这是前日《镇江日报》刊登的相关报道。

 对这样的说辞,公众难以接受,因为它除了旨在自我表白无辜,以及传递劝人“逆来顺受”的不良隐语,可信度几乎为零。

 从运营商的嘴里我们已经“听说”,这些垃圾短信大多是通过一种叫做“群发猫”的软件自动生成发送,属于“个人行为”,于是就难以管控。乍听有板有眼、合情合理,略加思量则疑点重重,“群发猫”的背后,某些“猫腻”其实清晰可见。

 最简单道理在于,这只贪婪觅食的“猫”应该会以“自动”方式,一视同仁地把所有手机号码都当成它下菜的“鼠”,而不可能厚此薄彼、加以选择。事实上呢,坊间流传甚广的屏蔽垃圾短信“红名单”之说,早已向我们昭示,所谓盲打莽撞、漫无方向的“自动生成”,技术层面上是完全有条件受到精准的“主动干预”。运营商如果不能证明那些“特殊人士”的手机里,垃圾也是源源不断,那他们的幕后手脚就很难说是干净的,甚至可以指认:他们就是长期豢养这些“群发猫”的真正主人!

 这群“猫”当然不会白养着,铺天盖地的广告短信在公众手里是“电子垃圾”,在运营商的账本上却是真金白银。既得利益从来都是挡不住的诱惑,就不必奢谈有内生动力去抵御垃圾短信。没有动力,如果有来自监管层面的足够压力也行,遗憾的是,当前格局充分表明,这样的压力同样不存在。与其说这是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薄弱之处,不如说就连“薄弱的法律法规”都未能派上一点用场,几乎就是放任自流。

 面对千变万化、不计其数的垃圾短信号码,鼓动我们去逐一举报,这无异于把我们往精力严重耗损的火坑里推。我们只能被迫过这种“信息不安全”的日子,一删了之,高度隐忍。可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就只配忍着做这种权益受人撕咬的“鼠肉”?而那些每天都在干违法勾当的“黑猫”们,又凭什么高枕无忧?

(作者:王景曙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