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假洋牌”泛滥是因为有人“真傻”

发布时间:2011-09-15 16:46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大商场的服装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洋文标识的服装品牌。  (9月14日 《京江晚报》)

  

 在笔者看来,如今在大商场里买服装,不仅是考验英文水平(有时仅仅是汉语拼音)的过程,也是个考验智商的过程。手搭凉棚放眼望去,挂着洋文标识的服装琳琅满目,我们是否已走在全球服饰时尚的春天里?反正大多数买单者都信了。

 这并非说明消费者都认为拥有“洋名”的服饰一定是外国品牌。虽然在真假难辨的洋品牌面前,很多国人都有过一段“智商被侮辱”的血泪史。近的譬如今年上半年的达芬奇家具事件,单价动辄几十万元的“意大利家具”其实是出口转内销,一掷千金的富豪们,事后被证明不过是“钱多人傻”;远的则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年把“佐丹奴”当成国际大品牌消费的那些时尚先锋们,现在想来真是“很傻很天真”。

 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很多商品尤其是服装的消费过程中,洋品牌哪怕是拥有“洋名”的“假洋牌”,对很多中国消费者都更具杀伤力。这种“崇洋媚外”的心理很复杂,除了因为外国服装往往有着更悠久的品牌,代表着更前沿的时尚,也是因为我们的服装营销领域的相关策略和理念正在全面与国际接轨。

 在西方国家的消费历史中,服装营销一直是“消费主义”最经典的例证。按照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消费主义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和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而时装的生产和销售,是最典型的消费欲望的生产和消费激情的销售。消费主义所提倡的“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在服装的消费过程中最能得到体现。

 如此服饰营销理念传至国内后,各种旨在宣扬服饰品牌、营造非理性消费氛围的营销策略,被生产商和销售商们演绎得无以复加。而通过取“洋名”获得洋品牌效应的举措,不过是个中策略之一罢了。中国是服装生产大国,却缺少自己的知名品牌。对于这样的重任,在服装消费主义狂欢中赚得钵满盆满的利益各方,哪有心思去理会!

 20年前曾有过一个实验:在不被告知品牌的情况下,2/3的人都觉得百事可乐更好喝;可是告知了品牌后,他们就真诚地说“更加名牌”的可口可乐好喝。这个试验说明,名牌会使人变傻。而“假洋牌”泛滥,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真傻”心态。

(作者:梁和峰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