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后,毛泽东同维辛斯基再次举行会谈。他表示,中国共产党打算在国内采取两项措施,以激发中国人民的政治热情,进一步孤立亲美的资产阶级右翼。这两项措施是:第一,强行征用在北京的前外国兵营;第二,没收设在上海的所谓经济援助和合作管理机构的粮食及财产;第三,接管伪政府留(香)港资产。毛泽东解释说,美国人过去就是通过这种机构援助蒋介石的。采取这两项措施,才使中国有可能征用美国驻北京及其他城市的总领事馆,让美国在华旧领事馆全部撤走。1月13日当晚,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批准征用外国兵营的命令,并同意由上海军管会直接接管或征用美国经济合作总署存放的物资。
这时,美国人又节外生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美新闻俱乐部发表了一个演讲,声称:“苏联正在将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合并,这种在外蒙所实行了的办法,在满洲亦几乎实行了。我相信苏联的代理人会从内蒙和新疆向莫斯科作很好的报告。”
当毛泽东于1月17日结束游览返回莫斯科时,莫洛托夫和维辛斯基立即前来看望,并将艾奇逊的讲话稿交给毛泽东。他们建议由中、苏、蒙三方发表一项官方声明,以驳斥艾奇逊的讲话。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
由于不懂什么是“官方”声明,因而招致了一点麻烦。1月19日,毛泽东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名义起草了一个同新华社记者的谈话。谈话驳斥了艾奇逊在中苏关系上制造的“最无耻的谣言”,声称美国人“这类低能的造谣诬蔑,只能激起中苏两国人民的愤慨,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除此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两天后,苏联、蒙古分别以外交部长的名义发表声明。维辛斯基在声明中宣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有着友好及两国互相尊重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坚实基础”。《人民日报》也在当日发表了胡乔木同新华社记者的谈话。
胡乔木同新华社记者的谈话见报后,斯大林把毛泽东请到克里姆林宫,说了一通不满的话。莫洛托夫甚至质问毛泽东,中国政府是否已经发表了上次商定的声明?毛泽东回答说:“发表了,是用胡乔木的名义发表的。”
当得知胡乔木的头衔是新闻总署署长后,斯大林说道:任何新闻记者都可以对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话或者评论,但他们的一切议论并不代表官方的立场。所以,以个人身份发表的声明,“那是一文不值”。
莫洛托夫也对此表示了极为不满。他责怪中方没有按约定的那样去做,“违背了我们的协议”。
最后,斯大林希望中方吸取教训,“加强今后的合作”。从克里姆林宫出来后,他特意邀请毛泽东与其同坐一辆车。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
周恩来等人抵达莫斯科后,从1月22日开始,双方经过多次会谈,于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议》等文件。至此,毛泽东访苏的目的基本达到。
2月17日,毛泽东离开莫斯科。
二次访苏:两个提法引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