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张澜等邀请国共两党代表及部分参政员举行茶话会,正式宣布了同盟的成立。同日,在香港出版的同盟机关刊物《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宣言》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宣言”宣称,该同盟是“国内在政治上一向抱民主思想各党派一初步结合”。虽然国民党使国内的抗战情势“后转如初”,但同盟从当时实际考虑,还是表示愿意尊重国民党的领导。在“纲领”中,第一条即是“贯彻抗日主张,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反对中途妥协”。这是切中时弊的。“纲领”还提出了“实践民主精神,结束党治”,“加强国内团结”,“反对以武力从事党争”等政治主张。以张澜为主席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是有重大意义的,它使国共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增加了一个大的政党,有利于克服当时已出现的国共合作破裂的危机。它的政纲基本上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的。正因为如此,中共在延安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特别发表了题为《中国民主运动的生力军》的重要社论,指出同盟的成立“是抗战时期我国民主运动中的一个新的推动。民主运动得此推动,将有更大的发展,开辟更好的前途”。
张澜在斗争实践中成为当时中国第三大党的领袖,他高擎民主、团结、抗日的大旗,在全国人民中的声望越来越大,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大。11月间,他在参政会上提出了《实现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向国民党要求结束训政,取消特务组织等。他的提案立即得到了董必武、邓颖超等23位参政员的联署。蒋介石见后气得拍案大叫:张澜“把我看成宣统皇帝了”!张澜开始受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监视,但他不畏艰险,仍为团结抗战事业日夜奔波。他在笔记上写下了“四勉一戒”的座右铭,即“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他还教育盟员:“自强必须坚其志,有毅力,不为事物所摇夺,不为艰险所沮丧,死而后已。即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作为一个革命者应敢于坚持斗争,自强不息”。有一位盟员叫沈大义,听了张澜的教海,把名字改成了沈自强。不久,他担任了张澜的秘书,常见张澜忧国忧民,为推动抗战不辞劳苦,不顾安危,对他十分钦佩。
1945年8月,在欢庆抗战胜利的爆竹声中,积有几十年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73岁高龄的张澜还未及洗去八年抗日的风尘,又开始为民主建国而奔走呼号。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接受蒋介石的邀请进行重庆谈判。这一“弥天大勇”之举令张澜十分钦佩。他同其他民主人士和中外记者前往迎接,积极为促进国共和谈而努力。在历时43天的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同他多次会晤并亲切交谈。毛泽东态度谦逊、平易近人。每次到特园访他时,常跟特园的勤杂人员诚挚地握手交谈,这给张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我也是乡下贫寒出身,可是在城市里久了,差不多把乡下人忘了,大家都应向他(指毛泽东)学习。”
蒋介石原以为毛泽东不敢来重庆谈判,打算于1945年11月12日直接召开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因而对国共会谈毫无准备。毛泽东抵渝后坚决反对召开国大,要求先召开各党各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这一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的一致拥护。他们纷纷发表宣言,反对内战,呼吁和平民主,要求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此时,张澜以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名义发表致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关切函,就国共合作问题提出:“目前商谈之中心问题,不外政治与军事”,“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军事问题,积极须着眼于国防”,“消极须着眼于化除吟域,保障国家之和平建设”,并提出要减少常备军。他指责国民党兵贵多而不精,除从事内争之外,更有何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谓民主必持武力始能保障,则民主之为民主,岂不令人寒心,如谓统一必须武力始能维持,则统一之为统一,岂不令人气短。在国共会谈期间,民盟在特园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张澜继续当选为民盟主席。《国共双方代表会议纪要》的公布,使与会者振奋异常,但也为蒋介石的反复无常而担忧。张澜曾以蒋介石的无信无义,力劝毛泽东早日离渝。毛泽东临行时对张澜说:“欢迎你来,延安川人多,会做川菜招待你。”果然不出所料,“双十协定”后,蒋介石蓄意扩大内战的阴谋,逐步暴露。张澜曾当面揭露蒋介石缺乏实践“双十协定”的诚意。他说:“譬如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这两点,就应该有诚意实行”,“一面说党部退出军队,一面又拉军官入党,把带兵的大员统统变为国民党党部的中央委员,这是‘党化军’变为‘军化党’。这样能算国家化吗?这能瞒人吗?这样是欠诚啊。”12月30日,他又致函国共双方,指出:“全国人心厌战苦战,欲出水火久矣。”要求国共两党于1946年元旦“双方发令所有一切军队即日停止武装冲突,所有问题均得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