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
林海音 使古都南城成为永久的美丽风景
比林巧稚、林徽因小10多岁的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是记者、编辑、作家。林海音父母是台湾人,旅日经商,因此她在日本大阪出生,幼年随家人定居北京。她与两位“林姐姐”拥有类似的命运,皆为早年丧父(或丧母)。林巧稚5岁时母亲过世,林徽因21岁时父亲亡故,她本人13岁时父亲离去,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红颜薄命吧?
林海音没有像两位“林姐姐”那样住在较为富有、殷实的东城,而是从1923年5岁时开始随父母住在贫民区较多的南城。正是这一地域差别,让她的生活积累格外丰富,在文学创作上获益良多,从而写出了感动几代人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并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德文出版。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由吴贻弓导演执导,获得多项国际电影节奖。
打的到和平门外琉璃厂大街,下车,步行向西,至西口,便见南柳巷胡同。林海音曾经居住的晋江会馆(建于清初,今为40号、42号院)就在胡同深处。
林海音去台湾少说也有六七十年了,但她的名字依然被居民们熟记。“您找林海音故居是吧?前面,不远就到了。不就是晋江会馆吗?没错!”
说是晋江会馆,不过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四合院。不普通的是院子里的三棵挺拔、高大的槐树。京城一般的槐树不见高,只见宽,夏日里硕大的树冠浓荫蔽日,可这几棵槐树身形瘦溜,不去蔽日却想钻天揽日,有点儿气魄。
西屋姓朱的大姐介绍说:
“她家1931年搬到这儿,住北屋。不用缴房租,这会馆是福建和台湾籍人专用的。南屋王奶奶和林海音认识,她们自小在一起。1993年,林海音来过,在院门口和街坊照了相。她的小说《城南旧事》我也买了本,读了……她住在这里时还小呢,都叫她小名‘小英子’。她在这儿上小学、中学,直到找到工作、结婚……住了有10多年吧。”
说起来,林海音还是我们报纸记者的前辈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