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刘少奇在白区的卓绝斗争

发布时间:2011-03-21 06:56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危难之际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以“拓荒者”的姿态打开了我党在满洲工作的新局面

    “顺直问题”解决后,刘少奇于1929年7月14日受中共中央派遣到达奉天,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满洲的共产党组织连续遭到破坏,东北地区的革命运动处在危难之中。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刘少奇很快与满洲省委取得联系,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紧恢复和整顿东北各地党的组织,建设坚强有力的省委领导班子。1929年8月20日,刘少奇主持召开省委会议,确定今后的工作路线。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满洲党的组织基本恢复。10月,刘少奇主持制定了《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分析了国内特别是满洲地区的形势,提出党的政治任务和路线,给东北地区党的组织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是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1929年7月10日爆发了“中东路事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刘少奇前往哈尔滨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刘少奇经过深入调查,耐心听取各方面情况汇报后,肯定了三十六棚(即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的代称)工人斗争的方向。在他的主持下,市委统一思想,赞同共产党员郭隆真和三十六棚工人的提议,先发动和组织中东路工人的怠工斗争,逐步发展政治斗争。工人们的正义斗争,迫使铁路当局答应失业工人的要求,工人斗争取得了新的胜利。正当刘少奇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迅速发展时,党内在支持工厂委员会和反对工业维持会问题上产生了干扰。刘少奇又及时领导了反对干扰的斗争。他指导工人成立了三十六棚总工厂委员会,并对在反动路局扶持和操纵下,干扰、破坏失业团掀起复工运动的工业维持会的丑恶面目,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最终,工人取得了复工的胜利。

    刘少奇在中共满洲省委前后工作了八个多月,以“拓荒者”的姿态打开了满洲党组织工作的局面,出色地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他的使命。

    ■在“黄色工会”问题上坚持正确主张,不迷信权威,不畏惧压力,敢于与“赤色职工国际”争论

    1930年6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派担任中国工会代表团团长,去苏联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在会上作了《中国职工运动》的发言,并当选为第五届“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局委员,会后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

    关于对待“黄色工会”的策略问题,刘少奇与“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发生了争论。由于“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不顾各国实际情况,根据当时德国职工运动的经验,要求其他国家一律在“黄色工会”里面搞赤色反对派,变“黄色工会”为“赤色工会”。而刘少奇认为:中国情况与德国不同,“黄色工会”力量强大且合法存在,“赤色工会”力量弱小且不能合法存在,在“黄色工会”里面搞赤色反对派不现实,也不可能。他主张“赤色工会”的会员可以加入“黄色工会”,利用“黄色工会”的合法存在来进行我们的工作,广交朋友,争取“黄色工会”中的下层工人群众。但是,刘少奇的正确主张却被“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指责为“反决议”,并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少奇仍坚持自己的主张。1931年夏,他在给“赤色职工国际”的报告《最近中国职工运动、国民党工厂法、工会法与赤色工会目前的任务》中,再次表述了他对中国职工运动策略问题的看法。

    当年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杨尚昆在回忆中指出:“少奇同志对扣给他的‘帽子’,一直胸怀坦然,从不放在心上。这显示了少奇同志具有不迷信权威,不畏惧压力,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德。”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