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调查图表二:在选择购买或食用某款保健食品,什么因素最吸引你呢?

 

   你购买过保健食品吗?

  超六成受访者表示经常购买

  ↓

 对于你是否购买过保健食品这个问题,62.3%的受访者表示买过,经常买;24.2%表示偶尔买;只有13.5%表示从没买过。

 购买保健食品的用途是什么? 50%的受访者表示用于自己和家人的食用保健;41.7%的受访者表示用于孝敬长辈;只有8.33%的人表示用于送礼。“我女儿体质不好,长得又矮又瘦。”家住学府华庭的王玫说,她家千金8岁了,在读一年级,看上去跟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小,因为太挑食,每顿饭还要大人喂和哄。王玫没有办法,只好四处寻找适合女儿的保健食品。“吃了总比没吃好。”

 王玫还告诉记者,她女儿班上有很多孩子都在吃不同的保健食品,有补钙的、补锌的、补铁的、补硒的、补充维生素的、补脑的,什么都有。

 选购受何因素影响?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最看重功效

在选择购买或食用某款保健食品,什么因素最吸引你呢?对于这个问题,61.9%的受访者表示是功效;36.7%的受访者表示是熟人推荐的使用效果;1.4%的受访者表示会受品牌和广告的影响。

 仅仅通过包装,你能区分药品和保健食品吗?对于这一问题,60%的受访者表示不能;28%的受访者表示能;还有1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市民王先生每隔一两个月都要回句容老家给母亲买两个疗程的某品牌降血糖保健食品。因为他通过广告了解到,该食品不但保健,还有降血糖的药效,而且从母亲服用的效果看,似乎真的有点用。但对于这个保健食品到底是药还是保健食品呢,王先生自己也说不清楚。

   市场存在何种问题?

  近九成受访者认为夸大宣传问题最突出

 当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88%的受访者认为是夸大宣传;8%的受访者表示是传销式宣传;4%的受访者认为是售后服务差。

 那么,促进保健食品市场规范有序首先应该从哪着手?79.2%的受访者认为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监管;14.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处罚措施;7.4%的受访者表示应该提高经营准入门槛。

 “买保健食品,一定要买信得过的大品牌,不能听别人忽悠什么就买什么。”说起自己被“忽悠”的经历,市民张大爷至今都心有余悸。月初,他在家门口买早点时,有人发给他一张宣传资料,称第二天某宾馆有个关于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健康报告会,并有相关“专家”现场讲解。得了糖尿病的张大爷于是约朋友一起去听讲座,在所谓“专家”的大力宣传下,张大爷花1920元买了4大包一个疗程的“药品”。没想到才吃了5天,就感觉眼花、浑身发痒。

  配图:谢志斌  本报记者 景 泊

 

购买保健食品,学问多又多 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走访市场

 

 金山网讯 “你看,正规的保健食品都有‘蓝帽子’标记。这个‘维他屋’乍一看像保健食品,但其实只是食品。”记者近日跟随市餐饮安全监督所执法人员走访了市区部分保健食品市场,执法人员介绍。

 “保健食品销售区应该区别于普通食品、药品,便于消费者购买。”面对超市琳琅满目的各种保健食品,市餐饮安全监督所保健食品化妆品科的执法人员朱恕蓉告诉记者。她打开保健食品展示橱窗,拿出“汤臣倍健”牌的大豆卵磷脂胶囊、多种维生素片、蛋白质粉等,一一仔细记录下包装上的产品说明。她告诉记者,每种保健食品在申报的时候就有明确规定,一种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不能超过两个,“如果某样保健食品,在宣传时标榜自己有超过两个以上的保健功能,那肯定就是违规的了。”她提醒道,正规的“蓝帽子”保健食品,都有批号,这些批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都可以查找到,目前的批号种类有“国食健字”、“卫食健字”两种。面对橱窗里陈列得满满当当的各种保健食品,其中也不乏进口保健食品,如果是进口保健食品,如何甄别质量呢?朱恕蓉说,但凡正规渠道进口的保健食品,也应该有“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如果没有,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

  镇江市餐饮安全监督所执法人员仔细查看了每个货架上的保健食品。朱恕蓉介绍,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紧急通知,在市场监督抽验中,发现北京继春堂医药保健食品厂生产的“圣首牌荞芪胶囊”,经检测其中含有处方药“格列苯脲”、“盐酸二甲双胍”成分,为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查处这个保健食品,一旦发现,立即下架。“对于宣称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等功效的保健食品,市民应谨慎购买使用。毕竟任何保健食品都只有辅助作用,无法代替药品的疗效,患者应该去正规医院检查,对症使用药物治疗,以免耽误病程。”

 经检查,大润发超市内的保健食品销售区未发现违规保健食品。执法人员提醒市民,目前国家关于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正在完善之中,购买保健食品一定要保留好相关票据。 (王进 胡冰心)

 

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小蓝帽”

 

 

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此“小蓝帽”。

 

 金山网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健康,保健食品正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何为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与药品又有何区别?市场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真假难辨,购买保健食品又该如何选择?

 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机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虽然具有一些调节免疫、血脂等方面的功能,不是所有人都适宜服用保健食品,所以消费者一定要对症选购。”镇江市餐饮安全监督所副所长张剑青介绍,保健食品适合亚健康人群、某种维生素缺乏等人群食用,如果不讲科学乱吃保健食品,不仅不会起到保健功效,还会损害健康,导致机体的某种功能失调及由此产生其他副作用,“保健食品是一种食品,也不可替代药品使用。”张剑青表示,保健食品多是辅助的作用,要长期服用才能见效,主要用于调节,预防为主。

 那应该如何选择保健食品呢?张剑青介绍,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首先要看标签,“保健食品有一个特殊标志,有人形象地称为‘小蓝帽’”。这是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规批准的保健食品,是保健食品的统一标志,没有此标志的均为普通营养食品,如有所谓“保健功效”未经鉴定和确认,均属违规。

 张剑青提醒,随着网络的发达,很多人会在网上购买保健食品,但如果网购或电话订购到假冒伪劣的保健食品,退款维权很麻烦,“买保健食品最好选择正规的保健食品批发连锁专卖店购买。 (曾海蓉)

 

保健食品消费五大骗局

 

 金山网讯 时下保健食品市场不规范,消费中骗局重重。有关专家根据分析相关投诉,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五大骗局。

 骗局一:专家讲座。不法分子在酒店、宾馆、图书馆等场所举办免费“专家健康讲座”,其实是台上“专家”讲述某保健食品效果如何神奇,获得多少奖项等,最后以“赠药”、“免费试用”等手段吸引中老年消费者,诱导其购买,并套取他们的电话号码,以达到日后销售产品的目的。

 骗局二:“名医义诊”。在社区里,一些社会游民打着“名医义诊”的旗号,让销售人员穿上白大褂充当“名医”,用虚假检测结果吓唬居民,并诱导消费者选择服用、购买其推销的保健食品。

 骗局三:“传销式促销”。采用传销式的促销手段,以发展下线的回扣为诱饵,鼓励已经上当的消费者发展亲朋好友加入购买某品牌保健食品的小团体,以达到“滚雪球”式的发展消费群体的效应,通过网络强化销售人员联系,提高销售队伍的游说能力。

 骗局四:“免费服务”。以免费服务为幌子,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有的保健食品经营者在社区、街道像模像样地免费进行一些血压、血脂等常规检查,煞有介事地告诉老年消费者患有这种或那种“严重疾病”,然后推销其产品,或开设“免费健康咨询热线”,守株待兔,在热情的答疑解惑下,花言巧语地推销其保健食品。

 骗局五:“馈赠诱惑”。老年人大多勤俭节约,而一些保健食品商家往往会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附赠礼品,用礼品诱惑一些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

 镇江市餐饮安全监督所副所长张剑青介绍,所有的保健食品都只是具有辅助治疗的功效,不能代替药物,而且并不一定适宜所有人群,任何宣传保健食品有治疗作用的行为均涉嫌违法,都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市民有病还是要及时就医。如果在购买、食用保健食品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拨打投诉电话:88985110。(刘敬斌 胡冰心)

 

保健食品投诉集中五大类型

 

  ■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

  ■宣传夸大功效

  ■办健康讲座高价推销

 

 金山网讯 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宣传夸大功效,办健康讲座高价推销保健食品……据记者从镇江市餐饮安全监督所了解,目前我市保健食品投诉集中在五大类型。

 市餐饮安全监督所是我市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而组建的单位,成立于去年9月,隶属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据餐饮安全监督所执法人员介绍,去年以来,该部门接到关于保健食品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五大类型:

 保健食品宣传夸大功效,消费者投诉服务后根本不起作用的,占此类投诉的18%;

 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销售的,占此类投诉的27%;

 打着健康讲座的幌子,向与会者高价推销保健食品的,占此类投诉的18%;

 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占此类投诉的27%;

 虚假标注成分,占此类投诉的10%。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保健食品,对上门推销或宣传有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或以茶话会、公益讲座、健康咨询、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等形式宣传治愈慢性病、疑难疾病的,要特别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贻误病情。

  (刘敬斌 胡冰心)

 评论:

五味杂陈侃侃保健食品

伍斯

  

 钙铁锌硒微量元素,深海鱼油螺旋藻,胶原蛋白此液彼膏,宫廷秘方这粉那胶……提起保健食品,在很多人脑海里或许都会不由自主地冒出这样一大堆词汇。可我们真了解它们吗?那些口吐莲花的推销员真能说得出它们的滋味吗?

 经济水平提高,物质条件渐渐富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越发重视身体健康,注重养生之道,原本无可厚非。着眼消费者需求,企业商家开发产品,提供服务,更是符合市场规律,合理合法。加上我们“礼尚往来”的传统,商家推手“循循善诱”的高招,保健食品市场红火似乎是必然。君不见,近年来,市场上虽各式保健食品如流水,走马灯式地变换着,但华丽转身也好,概念升级也罢,作为整体保健食品始终保持着高歌猛进的势头。

 不过,红火的背后,也让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如夸大功效宣传、混淆食药概念、“人盯人”式的推销等等,种种怪状也令消费者头疼心痛不已。越来越多的人看透,却不见得购买的人在减少。于是,有幽默者调侃合格的保健食品也不过是“坏人吃不好,好人吃不坏”的东西。

 在没有保健食品的时代,“有病治病,没病吃饭”是人们的常态。然而当各式保健食品粉墨登场,连再健壮的人也常常怀疑,体内是否缺了哪些元素。其实,现在很多人的健康问题,并非由补得不够引发,而是因吃得太多造成。三高人群越来越庞大,糖尿病、高血压渐成常见病,已经很能说明其严重性。而这些,连药物治疗都难快速奏效的问题,怎能寄希望于几盒保健食品?

 越是把功效说得神乎其神,咱老百姓越得留神。“管住嘴,迈开腿”才是我们必不可少自产自销自用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一个纠结的话题

发布时间:2011-03-15 06:56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健食品,一个纠结的话题
 
 
 
 

 ●调查提示●

 保健食品,这是一个令人纠结的话题。“养生热”不断高涨,“送礼要送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可由于保健食品企业良莠不齐,市场还不够规范,加上保健食品消费主体为中老年人,因信息不对称、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你有没有购买过保健食品?在选择和购买保健食品的时候,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本期调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共收回纸质问卷126份,另有344名市民通过镇江新闻网、镇江网友之家等网站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经常购买,超六成受访者购买保健食品时,最看重功效。

 

  

调查图表一:你是否购买过保健食品?

 

 

  

 

执法人员检查保健食品市场  摄影 季翔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