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有偿家教是应试教育下的蛋

发布时间:2010-08-17 07:44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则文件,本地媒体上关于有偿家教的讨论乃至争论已成为一个持续的热门话题。仿佛,接受有偿家教是救孩子,整治有偿家教是救老师,抵制有偿有教是救社会。

 现实中,有偿家教基本上是针对中小学文化课的课外补习,目的当然是为应对考试,争取在应试教育阶段取得高分,从而获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因为我们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是为高分者开放的,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皆如此。

 所以,在应试教育阶段,总是存在着一种分数崇拜情结。在我们身边,中考的尖子生、高考的尖子生,不但能得到名校的青睐,甚至能获得名校的奖励,所以就难怪在此阶段,高分成为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万千家长、千万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

 国外却并不都是这样的,在教育理念相对先进的国度,衡量一名学生是否优秀,其主要指标不是看他的文化课分数是否名列前茅,而是看他的创造力、想象力、组织力是否出众,所以在这些国家,学校、社会以及官方非官方组织,其表彰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具备创造力、创新力或出色组织力的学生。在这种机制导向下,教育机构就能培育出适应于未来的出类拔萃的人才,而不似中国这样,高考状元们日后大有作为成就大业者屈指可数。

 中国式有偿家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出应试教育的状元、榜眼、探花。只要这种选拔机制和教育体制不变,有偿家教就会有市场,素质教育就只能是奢谈,师德提升就只能是空想。因为在这种机制和体制下,学校、老师、学生,乃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毫无自主性可言。在同一根高考大棒指引下的应试教育模式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不是你的升学率比别人高出一筹,或者你考上名校的学生比例比别人超一大截,就证明你的模式比别人高明先进多少,其实大家都是在一种不自主的大环境下的伪成功。

 因为没有自主性,所以中国中小学校的教育家愈来愈少,所以中国中小学有创造力的孩子愈来愈少,所以中国文化大师、科技巨匠一直有后继乏人之虞。

 就当下的中国教育而言,首先在于革新体制,然后才能谈论救老师,救孩子。

(作者: 殷兰友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