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债台高筑的政府麻烦多多

发布时间:2010-06-28 06:27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去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今年的中央财政审计报告更关注宏观层面,其中地方债务风险再次成为预警对象。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的政府性债务中,去年新增债务量占到累积量的37.28%;近半的偿付属于借新债还旧债,显示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6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

 审计署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的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华夏时报》此前另有披露:至2009年底,全国各级政府的债务总余额已接近6万亿元。急遽膨胀的政府债务已经引起国家层面上的高度重视,6月1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旨在对这方面加强管控。

 政府债台高筑,并不纯粹是钱的问题,背后往往牵扯扭曲的政绩观。与一般企业求贷无门的境况不同,地方政府凭借自身强势进行融资,属地银行通常都会有求必应。借来的钱花起来反而不心疼,豪气冲天的“大手笔” 接踵而至,成就一个又一个“面子工程”,获得短期政绩的同时,留下长久麻烦。很多钱甚至连这点“面子”都收获不了,根本就是砸在水里。年财政收入只有三千万元的内蒙古清水河县,竟然斥资60多亿元建造一座新城,历时十年终“铩羽而归”,偌大的烂摊子至今无法收拾。

 债台高筑的麻烦还在于,它会助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借归借,总是要还的。除了“拆东墙补西墙”,努力挣钱理所当然。“现刮现”的土地出让金,历来就令各级地方政府欲罢不能,偿债压力之下,推进卖地的速度、推高卖地的价码,几乎成为绕不开的一条出路,由此带来的“连锁效应”不言而喻。老百姓可以骂“房子贵”,却可能并不清楚政府内心埋藏的“苦衷”。

 政府债台高筑的另一麻烦,就是长期挤占信贷资金。“千年不赖、万年不还”的尴尬局面,不仅使政府自身的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更对当地金融业的“流动性”造成实质性削弱,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大量中小企业,一边却是永远不愁借不到钱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某地的一个园林环境整治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在已经获得5亿元银行贷款之后,又以同一项目向当地另一家银行申请到2亿元贷款,整个项目建设几乎玩了一出“空手道”。 审计署此番公布的局部调查报告也显示,在2009年新增政府债务中,仅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相当一部分钱都是用于建设2008年之前就已开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

 量入为出,是百姓居家过日子的一个常识。政府“过日子”何尝不应如此。促进发展,必要的举债可以有,但应该把握好度,应该对自己的偿付能力有足够清醒的考量,否则一旦形成“刷卡消费”式的无意识,迟早会惹下大麻烦。

(作者:王景曙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